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云南高考语文文化常识

云南高考语文文化常识


1.高考语文中的文化常识应该怎么准备

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用到的文化常识汇总: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9.“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0.“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1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13.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1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5.四海:指天下、全国。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18.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9.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20.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21.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2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7.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8.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9.岁寒三友:松、竹、梅 30.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31.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32.解元、会元、状元。

33.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34.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37.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40.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41.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2.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 43.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4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45.“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4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 47.“凤、雅、颂”三大类 48.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49.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50.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51.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52.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 53.“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54.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55.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56.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57.《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58.“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59.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6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61.“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 6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6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64.“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65:古代别称 桑梓:家乡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鸿雁:书信 社稷:国家 汗青:史册 祖国 “三尺”:法律。

2.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 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魏晋清谈: 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咏史诗: 咏史诗: 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婉约词: 婉约词:指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婉约词在取材 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风格绮 丽。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特点:战乱,民生疾苦的表现;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人生短暂的哀叹;浓郁的悲剧色彩。名教: 名教:又称礼教,礼教就是礼仪教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也是“三纲五常”之教。

因其重视名分,即以名为教。理学:理学建构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

理学:理学建构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所谓“理学” ,是北宋儒家经学的新学派,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的框架,以是否有益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对佛教、道 教的思辨哲学进行研究,大量吸取其理论思维的成果,创立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举孝廉: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举孝廉: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 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 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 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 ” “举孝廉” 时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

, 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 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需孝顺父母,行为清 廉,故称为孝廉。

在汉代, “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 为官。 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 所以称孝廉。

到清朝时, 考取了举人, 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 那是沿用汉朝的。宫体诗: 宫体诗: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 张旭 色融。诗仙: 诗仙:李白最喜欢咏的是两个人,第一个是鲁仲连,第二个是张良。

《史记》饱含爱憎;第二, 《史记》文采斐然。第三, 《史记》 《史记》的特点:第一, 史记》的特点: 平民视角;第四,填补了我国古代人物史上的许多空白。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史记》 ,我 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我们现在就不知道了。第五,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判, 这一点就更不简单。

理学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 理学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影响: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1、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的礼治秩序在经过了魏晋六朝的乱世裂变之后得以重建。

2、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古代的经世路线由“外王”事功转为“内圣”修身。 3、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得以完善和实现。

中国古代史书三种重要体例: 中国古代史书三种重要体例:编年体,按年代来记述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像《春秋》 《左传》 ; 国别体,按国家来记载历史,比如《国语》 《战国策》 。 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 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 通古今之变: 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成一家之言: 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 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司马迁看到了经济、经济关系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

认识到并 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千古词帝: 千古词帝:李煜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嵩阳书院。

3.高考常考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伛偻也可指驼背的残疾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不好(还可指帝王车盖、古星名)

4.2017年高考传统文化语文应该准备哪些内容

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的修订内容主要体现在四点: 1. 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关注“学科化”一词,所谓“能力学科化”就是在考试中突出语文学科的个性色彩,简言之就是突出“读”和“写”的能力,从“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可以看出,未来语文试卷在阅读类文本中的考查难度将会加大,更加关注考生的裸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适度增加阅读量,考察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删选处理能力。

“适度增加阅读量”正是落实第1点的具体措施,在现有的试卷结构之上有可能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加大现有现代文阅读的长度,增加小题的题量。二是减少语基题和语用题的题量,减少部分阅读类试题的分值,增设一道现代文阅读题,该文将与其他两篇现代文体现文本的差异化,分值15——18分之间,题型灵活、答案集中。

3.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此次发布的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取消选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这是适应高校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引导中学摒弃功利的教学模式。

两者作为必考,从山东、江苏等地的命题实践来看,两种文本不会简单、机械地,同时、同分值地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轮考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在原先的这一块,今年考文学类,明年有可能考实用类,也有可能继续考文学类。

对考生而言,两种文本都要复习,不可偏废。 4.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5.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试必修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 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 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 重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1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 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 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12、《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小说家,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必修二:文学常识1、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 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称他 “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故都的秋》文笔简洁、优美,是郁达夫抒情散文代表作。

3、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飘流记》等。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 305篇,故又称作“诗三百”。《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 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间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在章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5、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

6.高考必考语文文学常识啊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100条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共选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反映上层统治者“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 靡,情绪消极。)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评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1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12.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志人)1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孔子修订而成)1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春秋时左丘明作)16.我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孙武作)17.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史记》1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水浒传》20.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21.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22.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初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是:《尝试集》(胡适)25.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稻草人》26.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蔡琰27.我国古代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陆游。(诗9300多首,词130多首。)

28.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国古代诗人是:屈原29.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30.我国文学史上一门三杰有“三曹”、“三班”、“三苏”、“三袁”等,其中“ 三曹” 指:曹操、曹植、曹丕;“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柳: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弟;三班: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袁(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31.“三公”在汉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明清则指:太师、太傅 、太保;“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32.“三军”即: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

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33.明初诗文三大家,即:刘基、高启、宋濂。

34.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严监生。35.明代著名传奇作家汤显祖四部与梦有关的传奇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36.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伯元(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吴趼人(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37.“吴中四杰”是明代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bēn);“吴中四士”是 :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包融。

3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9.北宋文坛四大家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40.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41.汉字书法四体是:真、草、隶、篆。

(汉字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4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43.古籍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库”指:经、史、子、集。44.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4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46.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47.文学作品“四分法”指:诗歌、小说、戏剧(剧本)、散文48.唐以前,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即五音)是:宫、商、角、徵、羽49.五行指:金、木、水、火、土50.五刑指:墨、劓、非刂、宫、大辟。

(墨,在脸上 刺字后涂上墨。劓,割掉鼻子。

非刖,断足。宫,阉割男性生殖器。

大辟, pì,死刑的通称)51.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52.五谷指:黍、稷、麦、豆(菽)、麻。加“稻”为六谷。

六畜:猪、牛、羊、马、鸡、狗53.左联五烈士指:白莽(殷夫)、柔石(赵平复)、冯铿、李伟森(求实)、胡也频54.“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的是:天、地、四方(东西南北)。“六合正相 应”中的“六合” 是指古时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

55.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56.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六神:主宰心、肺、肝、肾、脾、胆之神。

7.语文文学常识

1。

首创"文气"说,在阐述文学批评的公证原则时,指出“文人相轻”的 曹丕的《典论。论文》 2。

文学史上并称“风骚”的是《 诗经》、《 离骚》 3。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楚辞形式创作了《九章》《九歌 》 4。

《汉书》是一部(断代体 )史书 5。 被誉为中国诗歌世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的是(李白)、( 杜甫) 6。

被《三国志》誉为“超世之杰,非常之人”的是( 曹操),被《诗品》誉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是(曹植 )。 7。

汉末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被誉为( 五言之冠冕 ) 8。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体形式上是一首(宫体诗) 9。

“苏门四学士”是指(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10。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 11。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和成熟的标志。 12。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废都》获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奖 13。曾引用过英国的一句古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香烛进取,笼子里面的鸟想飞出来。”

的小说是《围城》,被誉为四十年代的“新儒林外史”作者是(钱钟书),其短篇小说是《人。 兽。

鬼》 14。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骏马》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5。

“他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

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刻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犹存”。

是余秋雨对(张爱玲)的评价 16。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成名作是《倾城之恋》代表作是《红玫瑰与白玫瑰》 17。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 18。

冰心最早以“问题小说”成名,她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是《超人》 19。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出自戴望舒的诗歌《雨巷》。

萧红长篇小说《生死场》“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与惊动” 20。《雷雨》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部话剧 。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