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9年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E类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考什么
医疗卫生类(E类)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考试内容包括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1.《综合应用能力》由医学基础知识和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医学基础知识部分占比60%,所有应试人员必答;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部分占比40%,具体分为中医临床、西医临床、药剂、护理、医学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六个类别,应试人员应根据报考岗位选做相应类别的试题。
专业知识这部分很好理解,主要就是所学专业的主干课的内容。医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应知应会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和应用能力。医学基础知识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基础医学知识: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等。
②临床医学知识:主要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中医学、传染病学、皮肤病学、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学、医学影像学等。
③公共卫生知识:主要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监督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微生物学、社会医学等。
④医学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2.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与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医疗行测里的常识判断和策略选择,这两部分在考试时会考查医疗的相关内容。
常识判断中医学涉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生理学、中医学、急救护理常识。这六部分内容,比如:
【例题1】下列疼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体表的疼痛称为躯体痛
B.内脏痛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导致
C.内脏痛定位不准确
D.躯体痛可分为两种
【参考答案】A。中公解析:发生在体表某处的疼痛称为体表痛。
【例题2】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其紧急处理措施是:()
A.清理呼吸道
B.心外按压
C.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D.人工呼吸
E.使用呼吸机
【参考答案】A。中公解析:溺水的患者首要处理的问题是清理呼吸道,清楚口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到通畅,在给与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策略选择主要是医患沟通及医患矛盾,比如:
【例题1】一位5岁病儿患肺炎住进医院,经治疗本已好转,即将出院。其父母觉得小儿虚弱,要求输血。碍于情面,医生同意了。可护士为了快点交班,提议给予静脉推注输血。当时病儿哭闹,医护齐动手给他输血过程中,病儿突发心跳骤停死亡。此案例中医护人员的伦理过错的是:()
A.无知,无原则,违背了有利病人的原则
B.无知,无原则,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C.曲解家属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自主原则
D.曲解家属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不伤害病人的原则
E.曲解家属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第一,因为患儿家长只是担心患儿身体虚弱而提出的输血,医师曲解了家属的意思,没有根据患儿的病情情况给予最合适的处理。第二,医师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最后对病人造成了严重伤害。违背了不伤害患者的原则。
2.事业单位考试考综合应用能力主要考哪些方面的知识1、事业单位考试考综合应用能百力主要考《综合应用能力测试》和《综合基础知识》。
2、《综合应用能力测试》:
题型为主观性题,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但比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度、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3、《综合基础知识》:
题型为客观性题型,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专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历年考试真题属内容数据显示,政治、经济、法律部分的题量占总题量的55%~60%。
祝您考试成功。
3.考事业单位是考综合应用能力还是公共基础知识1、《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全面理解试题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准确把握事实所蕴含的趋势、矛盾和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对试题材料的内容、趋势或矛盾进行归纳分析,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试题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和表达思想等。
常见的题型有材料分析题、文书写作题和材料作文题等。
2、《公共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理论与政策常识、哲学常识、法律常识、公文常识、综合写作管理、经济、人文科技、道德建设等常识,以及国情省况、时政热点,题型为选择题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
4.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的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应用指的是什么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考科目,向您介绍下两门科目的具体考察内容: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的主要考察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管理与改革及相关热点、时政热点、法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公文写作、自然常识、科技常识等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各地常考内容。
《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题型多为主观性试题,有些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但实际上要比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题型上主要有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题和材料作文题几种,当然由于每年的题型都会有所变化,有些地方还会有策划题和应用类的题目。其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相关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可以在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考试题库查看。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5.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考什么,和公共基础知识有区别吗上海中公教育为您解答:
1、《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全面理解试题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准确把握事实所蕴含的趋势、矛盾和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对试题材料的内容、趋势或矛盾进行归纳分析,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试题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和表达思想等。
常见的题型有材料分析题、文书写作题和材料作文题等。
2、《公共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理论与政策常识、哲学常识、法律常识、公文常识、综合写作管理、经济、人文科技、道德建设等常识,以及国情省况、时政热点,题型为选择题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
6.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什么公务员考试考综合应用能力的和事业单位的综合应用能力,看大纲是怎么写的。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告大纲安排:
一、考试安排
按照自愿参加、分级负责的原则,201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全年集中安排2次,其中笔试时间为5月23日和10月31日,面试时间为6月20日和11月28日。公共科目笔试由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印制和统筹阅卷。面试试卷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命制。
二、考试时间及科目
笔试:
公共科目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和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按照分类设置的要求,各考试类别分别提供相应的公共科目试题,具体如下:
1、综合管理类(a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a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
2、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b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
3、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c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
4、中小学教师类(d类)
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d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
5、医疗卫生类(e类)
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分为中医临床岗位类、西医临床岗位类、药剂岗位类、护理岗位类、医学技术岗位类和公共卫生管理岗位类(二级分类)。
上午9:30—11:30
《综合应用能力(e类)》
下午14:00—15: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
其中,《综合应用能力(e类)》为合订本,由考生根据报考岗位所对应的二级分类选做相应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