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中考节日文化常识题

中考节日文化常识题


1.

(1)①各民族的家庭文化的不同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4分)②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各民族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这反映在民族文化上自然会有相同点。

(4分)(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与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3分)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3分)(3)①利用班会、校会、社区服务等活动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发展创新。 略。

2.初中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目

1.史记,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一百三十篇52万多字

2.张择端,清明时节,10

3.河北、山东、江苏、浙江,2500年

1.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3.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特点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4.对于长城,余秋雨在里面的观点其实认为修筑长城并非帝王的万事之业,而是劳民伤财的事.

在里.余秋雨把都江堰和长城想比较,一是因为都江堰是秦朝太守李冰修筑的,而长城也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的.

他是在说,秦始皇的长城和李冰的都江堰哪个更"高明"

而余秋雨在书里已经说了自己的看法.

长城,虽为抵御外敌侵犯,但是秦朝早已灭亡,万事之业只不过是梦幻泡影

而都江堰,世世代代为成都大地带来福祗

3.中考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训练题

中考模拟演练: 中考真题演练(01) 1.(甘肃省,200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名,“秋思”、“潼关怀古”是题目。

2.(辽宁省,200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3.(南通市,2002)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A.《望天门山》《渭城曲》《春夜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讳疾忌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扁鹊见蔡桓公》。

D.《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02)课文、作者、国籍(或朝代)搭配错误的是() A.《范进中举》施耐庵明朝B.《“友邦惊诧”论》鲁迅中国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5.(甘肃省,2002) 下面的句子,诗文、题目、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6.(广州市,2000)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B.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人称“诗仙”,《明月几时有》是他的作品。 C.《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于《诗经》。 7.(神州市,2001)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另起—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8.(河南省,2000)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是谁? (1)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2)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9.(北京市海淀区,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0.(云南省,2000)下面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分文学作品() ①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杨修 《三国演义》 ③鲁达 《水浒传》 11.(南京市,1997)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2.(北京市,1998)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回行,顶格写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致”等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13.(湖州市,2002)下列诗文的出处及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C.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宋 柳宗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 陆游 1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局。

( ) B.论点和。

4.中考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训练题

中考模拟演练: 中考真题演练(01) 1.(甘肃省,200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名,“秋思”、“潼关怀古”是题目。

2.(辽宁省,200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3.(南通市,2002)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A.《望天门山》《渭城曲》《春夜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讳疾忌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扁鹊见蔡桓公》。

D.《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02)课文、作者、国籍(或朝代)搭配错误的是() A.《范进中举》施耐庵明朝B.《“友邦惊诧”论》鲁迅中国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5.(甘肃省,2002) 下面的句子,诗文、题目、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6.(广州市,2000)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B.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人称“诗仙”,《明月几时有》是他的作品。 C.《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于《诗经》。 7.(神州市,2001)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另起—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8.(河南省,2000)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是谁? (1)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2)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9.(北京市海淀区,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0.(云南省,2000)下面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分文学作品() ①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杨修 《三国演义》 ③鲁达 《水浒传》 11.(南京市,1997)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2.(北京市,1998)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回行,顶格写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致”等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13.(湖州市,2002)下列诗文的出处及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C.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宋 柳宗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 陆游 1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局。

( 。

5.学校开展了“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对

①此题考察了传统节日有关与古诗词文章的积累.回答时,可以各种类型都选一个即可.②此题考察了节日常识的了解.回答时,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最熟悉的节日,格式为:名称、时间、习俗.③此题考察了学生对某种现象发表看法,要注意先表明观点,然后阐释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答题格式为:先表明态度(我喜欢xx节日),再陈述理由.答案:①《端午节》、《本命年的回想》、《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1分,任写一个即可),②端午 时间--五月初五;习俗--吃棕子(2分,格式不对不扣分,时间对给l分,习俗对给l分)③2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a.我喜欢端午节,因为我喜爱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b.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在外打工的父亲会回家,我们家人可以团聚.学生的回答如果非常浅层,像什么“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之类,没有涉及到节日的文化内涵,给1分.。

6.一些传统文化小常识 (带答案)

怎么要那么多?试一下啊!(全部自己想的~~~)1.中国的象征是什么(龙)2.上古时期哪两个部落在涿鹿大战(黄帝 蚩尤)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什么、在何时(百家争鸣 秦)4.列举4个参与百家争鸣的学派(如儒墨道法)5.一个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也是一个要挂艾草的节日(端午)6.试说出天干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哪幅著名画作能体现宋朝繁荣的经济(《清明上河图》)8.毛笔相传是谁发明的(蒙恬)9.佛教几时传入中国(东汉)10.说出中国四大著名石窟(甘肃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岗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11.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是?(昆曲)12.昆曲中最著名的、受到林黛玉的深深喜爱的是哪部(《牡丹亭》)13.青花瓷在哪朝最繁盛?(元代)14.画圣、书圣、医圣分别是谁(吴道子、王羲之、张仲景)15.福禄寿三星是哪个宗教提出来的(道教)16.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17列举月数和日数是相同的的节日(端午、重阳、七夕)18.列举明清小说的著名代表(如《儒林外史》、四大名著)19.傩是中国戏剧起源之一吗( 是)20.科举制起源于何时(隋)。

7.初中语文文化常识练习

2 甲子是60年 !3水之南、山之北称之为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河阳就是黄河 北岸!汉阴就是在汉水南岸!江阴就是长江南岸!4 苏,豫,晋,皖,鲁,浙,沪,中国别称应该是华夏,九州也行!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5,布衣只百姓,肉食者是指吃肉的人,,只有权有钱的人!白丁就是平民了!鸿儒就是有学问的读书人!南冠就是俘虏!鸿雁传书。。就是书信的意思!星汉应该就是银河了!“瀚海”在汉魏六朝时,指的就是“浩瀚的大海”!家乡别称是桑梓!月亮应该可以叫玉兔!古语有玉兔东升!闾左指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6 宋、齐、梁、陈 都城是建康!现在算是南京了!北宋都城是汴京,就是开封了!

7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形式

8 ,前中后三军,前锋,中军,后合!主将处于中军,击鼓代表前进,鸣金代表后退

9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哭万喜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前面几问楼上就回答了!!

10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