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少年应知应会的10条法律常识,你知道几条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
2、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任何人要服从宪法权威。
3、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部门要分工合作、相互监督。
4、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依法治国。
5、《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6、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7、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8、窃盗罪。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9、恐吓取财罪。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10、强盗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11、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2019国考常识判断考什么1、常识判断部分,考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地理、人文、物理、化学、医学,从10年将政治经济也加入到国考考试当中,从11年开始考查内容加入了国情、人文。对考生的考察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难度较几年前有所增加。
2、行测是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要求应试者在120分钟内作答130-135道试题。试题分为五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试卷内容丰富,考察的知识面较宽,知识点较多,国考走过的十几个年头,行测试题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纵观2014-201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越来越体现人性化。
3.学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全国文明城市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三年一届,前两年测评,第三年总评,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创建全国文明建设对市民有哪些要求?
答:市民要关注要知晓;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你知道莆田市目前是哪个级别的文明城市吗?正在争创第几届全国文明城市?
答:莆田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正在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分别是什么?
答: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什么?
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什么是志愿服务“三关爱”?
答: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我们的节日”有哪些节日?
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7个传统节日。
莆田市市民公约有哪些内容?
答:热爱祖国,建设莆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交往,礼貌待人;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移风易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尊老爱幼,互助友爱。
“八不”行为规范有哪些内容?
答:安全出行不违规,垃圾分类不落地,节俭用餐不浪费,红白喜事不奢办,言谈举止不粗俗,文明上网不低俗,旅游观光不任性,经济生活不失信。
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有哪些?
答:在广场、商业大街、火车站、汽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木、不吵架斗殴;在禁烟场所不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戏闹,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影响他人。
什么是“文明餐桌”?
答:文明餐桌就是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打包。
什么是“邻里守望”?
答:“邻里守望”是关爱他人的一项志愿服务内容,即邻里之间多接触,多交流,多帮忙,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区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文明村镇创建形成鲜明导向,依托传统节日弘扬文明风尚,依托重点人群抓好示范带动,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始终坚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答:群众满意度。
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是在何月何日?
答: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答: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门前“三包”指什么?
答:各沿街单位负责门前的卫生、绿化、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