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童话天地小知识手抄报内容

童话天地小知识手抄报内容


1.童话手抄报的内容

打火匣 公路上有一个兵在开步走——一,二!一,二!他背着一个行军袋,腰间挂着一把长剑,因为他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战争,现在要回家去。

他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巫婆;她是一个非常可憎的人物,她的下嘴唇垂到她的奶上。她说:“晚安,兵士!你的剑真好,你的行军袋真大,你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兵士!现在你喜欢要有多少钱就可以有多少钱了。”

“谢谢你,老巫婆!”兵士说。 “你看见那棵大树吗?”巫婆说,指着他们旁边的一棵树。

“那里面是空的。如果你爬到它的顶上去,就可以看到一个洞口。

你从那儿朝下一溜,就可以深深地钻进树身里去。我要你腰上系一根绳子,这样,你喊我的时候,便可以把你拉上来。”

“我到树底下去干什么呢?”兵士问。 “取钱呀,”巫婆回答说。

“你将会知道,你一钻进树底下去,就会看到一条宽大的走廊。那儿很亮,因为那里点着100多盏明灯。

你会看到三个门,都可以打开,因为钥匙就在门锁里。你走进第一个房间,可以看到当中有一口大箱子,上面坐着一只狗,它的眼睛非常大,像一对茶杯。

可是你不要管它!我可以把我蓝格子布的围裙给你。你把它铺在地上,然后赶快走过去,把那只狗抱起来,放在我的围裙上。

于是你就把箱子打开,你想要多少钱就取出多少钱。这些钱都是铜铸的。

但是如果你想取得银铸的钱,就得走进第二个房间里去。不过那儿坐着一只狗,它的眼睛有水车轮那么大。

可是你不要去理它。你把它放在我的围裙上,然后把钱取出来。

可是,如果你想得到金子铸的钱,你也可以达到目的。你拿得动多少就可以拿多少假如你到第三个房间里去的话。

不过坐在这儿钱箱上的那只狗的一对眼睛,可有‘圆塔’(注:这是指哥本哈根的有名的“圆塔”;它原先是一个天文台。)那么大啦。

你要知道,它才算得是一只狗啦!可是你一点也不必害怕。你只消把它放在我的围裙上,它就不会伤害你了。

你从那个箱子里能够取出多少金子来,就取出多少来吧。” “这倒很不坏,”兵士说。

“不过我拿什么东西来酬谢你呢。老巫婆?我想你不会什么也不要吧。”

“不要,”巫婆说,“我一个铜板也不要。我只要你替我把那个旧打火匣取出来。

那是我祖母上次忘掉在那里面的。” “好吧!请你把绳子系到我腰上吧。”

兵士说。 “好吧,”巫婆说。

“把我的蓝格子围裙拿去吧。” 兵士爬上树,一下子就溜进那个洞口里去了。

正如老巫婆说的一样,他现在来到了一条点着几百盏灯的大走廊里。他打开第一道门。

哎呀!果然有一条狗坐在那儿。眼睛有茶杯那么大,直瞪着他。

“你这个好家伙!”兵士说。于是他就把它抱到巫婆的围裙上。

然后他就取出了许多铜板,他的衣袋能装多少就装多少。他把箱子锁好,把狗儿又放到上面,于是他就走进第二个房间里去。

哎呀!这儿坐着一只狗,眼睛大得简直像一对水车轮。 “你不应该这样死盯着我,”兵士说。

“这样你就会弄坏你的眼睛啦。”他把狗儿抱到女巫的围裙上。

当他看到箱子里有那么多的银币的时候,他就把他所有的铜板都扔掉,把自己的衣袋和行军袋全装满了银币。随后他就走进第三个房间——乖乖,这可真有点吓人!这儿的一只狗,两只眼睛真正有“圆塔”那么大!它们在脑袋里转动着,简直像轮子! “晚安!”兵士说。

他把手举到帽子边上行了个礼,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一只狗儿。不过,他对它瞧了一会儿以后,心里就想,“现在差不多了。”

他把它抱下来放到地上。于是他就打开箱子。

老天爷呀!那里面的金子真够多!他可以用这金子把整个的哥本哈根买下来,他可以把卖糕饼女人(注:这是指旧时丹麦卖零食和玩具的一种小贩。“糖猪”(Sukkergrise)是糖做的小猪,既可以当玩具,又可以吃掉。)

所有的糖猪都买下来,他可以把全世界的锡兵啦、马鞭啦、摇动的木马啦,全部都买下来。是的,钱可真是不少兵士把他衣袋和行军袋里满装着的银币全都倒出来,把金子装进去。

是的,他的衣袋,他的行军袋,他的帽子,他的皮靴全都装满了,他几乎连走也走不动了。现在他的确有钱了。

他把狗儿又放到箱子上去,锁好了门,在树里朝上面喊一声:“把我拉上来呀,老巫婆!” “你取到打火匣没有?”巫婆问。 “一点也不错!”兵士说。

“我把它忘记得一干二净。”于是他又走下去,把打火匣取来。

巫婆把他拉了出来。所以他现在又站在大路上了。

他的衣袋、皮靴、行军袋、帽子,全都盛满了钱。 “你要这打火匣有什么用呢?”兵士问。

“这与你没有什么相干,”巫婆反驳他说,“你已经得到钱——你只消把打火匣交给我好了。” “废话!”兵士说。

“你要它有什么用,请你马上告诉我。不然我就抽出剑来,把你的头砍掉。”

“我可不能告诉你!”巫婆说。 兵士一下子就把她的头砍掉了。

她倒了下来!他把他所有的钱都包在她的围裙里,像一捆东西似的背在背上;然后把那个打火匣放在衣袋里,一直向城里走去。 这是一个顶漂亮的城市!他住进一个最好的旅馆里去,开了最舒服的房间,叫了他最喜欢的酒菜,因为他现在发了财,有的是钱。

替他擦皮靴的那个茶房觉得,像他这样一位有钱的绅士,他的这双皮鞋真是旧得太。

2.童话手抄报资料

童话作者的资料

安徒生

(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摘抄一些童话故事

《放羊的孩子》----《伊索寓言》

从前,一个放羊的孩子在一个离森林不太远的地方放羊。村民们告诉他,如果有危险情况发生,他只要大声呼喊救命,他们就会来帮他。

有一天,这个男孩想和村民们开个玩笑,给他们制造一点麻烦,以便从中找乐。于是他就一边向村边跑,一边拼命地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狼在吃我的羊!”

善良的村民们听到喊声,放下手中的农活,便拿着棍棒和斧头赶过来打狼。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狼,于是就回去了,只剩下放羊的孩子看着他们气喘吁吁的样子捧腹大笑。

他觉得这样挺有趣。第二天男孩又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狼在吃我的羊!”人们又来了,不过没有第一次来的人多。他们还是没有看到狼的影子,只得摇了一下头又回去了。

第三天,狼真的来了,闯进了羊群,开始吃羊。男孩惊恐万分,大叫:“救命!救命!狼来了!狼来了!” 村民们听到了他的喊声,但他们想放羊娃可能又在耍什么花招。没有人理睬他,也没有人来帮助他,孩子被吃掉了,故事结局了。

可以找一些同学写的童话故事

吨吨和大家在呼塔子蜜火山的山谷中玩,一不小心迷路了。在寻找回家的路的时候吨吨发现了几只黄颜色的跳跳糖,他以为是自己的好朋友跳跳呢,可是叫了他们一声,黄色的跳跳糖们却都被吓跑了。吨吨很好奇地跟了上去,走着走着被跳跳糖们带到了一个奇妙的小国度——糖花源。这里到处都是比树还要高大的糖果花屋,无数的各种颜色跳跳糖生活在这里,虽然他们都不能说话,可是一见到有客人来,跳跳糖们都争先恐后地来欢迎吨吨。于是吨吨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里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

第二天,吨吨被小跳跳糖们带领着送出了糖花源,走着走着,吨吨发现身边的小跳跳糖们都不见了。这时不远处看到了来找自己的乃乃他们,吨吨对大家说出了昨天晚上的种种奇异见闻,大家都不信。于是吨吨带着大家去找,可是真的什么也找不到啦……

吨吨失望离开的时候,几只小跳糖躲在树丛里默默目送着吨吨出谷,也许,还有相见的一天吧……

可以找一些童话中的人物图片

3.童话小报内容

1、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2、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

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3、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4、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5、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猴子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从来也没有吃过,怎么吃呢?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挠了挠腮说:“我知道,吃西瓜是吃瓤!”秃尾巴猴跳了起来:“我吃过甜瓜,吃甜瓜就是吃皮。我想,这甜瓜也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当然也是吃皮咯。”

大伙争执起来,最后,都不由的把目光集中到一个老猴的身上…… 猴王认为找到了正确答案,他站起身来,开言道:“对!大伙说得对!吃西瓜是吃皮。哼!就小毛猴崽子一个人说吃西瓜吃瓤,那就让他一个人吃吧!咱们大伙,都吃西瓜皮!” 其实,它们都没吃过西瓜,就象期货行情一样,年年不同,争论不见得有效;吃皮的决定,来自于对年长者的信赖,操作中依赖他人的判断,专家并不一定事事通晓,还是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思考。

苹果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上面结着各色各样的苹果。可是有一天,“哗”的一声,上帝把满树的苹果全都劈成了两半,成为两半的苹果杂乱的散了一地。

于是,那些只有一半的苹果开始辛苦的寻找另一半的过程。结果呢,有些苹果随便碰上哪一个就在一起了。

有一些找了好久,结果跟一个差不多的在一起。还有一些始终找啊找,运气好的,刚好跟它的另一半在一起。

运气不好的,就这么找着…… 小。

4.童话天地四年级手抄报图片

青山绿水,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景色宜人,蓝天绿水,花红柳绿:,绿油油,绿茵茵,春意盎然万木萌发 万象更新 红杏闹春 红杏出墙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红瘦绿肥 绿暗红稀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一座座古老的风车,风车的风叶像张开的翅膀,迎风转动,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更为这童话般世界增添神奇色彩! 一对对色彩鲜艳、精致绚丽,象征着甜蜜爱情的木鞋!还有那华丽的郁金香倾倒无数情人…… 郁金香飘香的季节,娇艳妩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传芬芳…… 幽幽湖边,风车,绿草,小房,多惬意 红红火火郁金香花田,阵阵芳香,风车悠悠转!这是梦吗? 高高的建筑也是一种艺术品,古典、优雅,像一幅浓郁的油漆彩画! 到处弥漫着绿色,连空气也飘着青草味 四周一片绿油油,绿色的惊艳,风车也停下来,陶醉在美景中……。

5.童话手抄报的内容是写什么

材料: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6.关于童话手抄报的资料(急)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

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

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

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

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

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

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

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

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