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2020国考行测常识题变化

2020国考行测常识题变化


1.2020国考行测试题有四大变化,那么2020省考该如何备考

一、对于省考全面的了解

对于考生而言,既然选择了省考,就要先了解省考的特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才能做到在省考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了解一下省考考什么?对于大多数岗位我们只考行测和申论这两门,行测主要考察思维能力,申论主要考察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少数的公安岗位需要考专业课。其次看一下近五年考情整体情况(题量,专项,分值),比较这五年每年的变化(题量变化,难度变化,分值变化,招考要求变化,每个专项考点变化),同时了解每个专项的重难点知识。最后在历年岗位表中一定根据自己的专业去筛选一下看自己适合那些岗位,一方面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预测2020年省考可能能报的岗位;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复习,如果历年五年没有跟自己专业匹配的岗位,可能只能报考无专业限制的要求,那么竞争压力也会大,所以更需要提前备考。

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精准复习计划

在备考之路上,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制定学习计划,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制定计划,有些学员无基础,所有的复习一定是从最基本的专项理论学习的,经过刷题提升的过程;有些学员如果有基础,并且基础还比较好,所以最主要的就是专项刷题提升的过程。二是根据自身学习时间制定计划,一方面对于全职备考的人而言,每天除了最基本的休息时间外,尽可能把每天的学习任务都能够具体化,对于在职备考的人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要利用起来碎片化的时间。另一方面根据重难点分配时间,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可以花费的时间少一些,对于高频考点一定要复习最基础的考法以及变式,花费的时间需要长一点。

三、学习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备考之路漫漫,只有目标是不行的,我们需要高效的学习方法,一是不要盲目的刷题,也不要一味的刷题,而是有选择性的做试题,做近五年的本省试题,也可以做一些其它省份的,了解试题的特点,看自己的弱项专项。二是找到自己弱项专项之后,一定要专项理论学习,学习完之后,进行专项刷题。对于自己掌握比较好的专项也要建立思维图,有一个系统体系。三是不管哪个专项我们都要有一个纠错本,把自己做错的题目,写下来,以便后续查看,同时也能查缺补漏。

除此之外,在公告发布之前,我们还需要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所以我们可以和自己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

2.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是如何分布的

不知不觉2019年各地的省考面试已经结束了很多小伙伴也成“公”上岸了。有些没有考上的小伙伴也注意收拾好心情,可以准备2020年国考了;当然2020年毕业的准备参加国考的,首先就得明白国考的题型与题量。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行测的考情。国考的行测与大部分省市的行测从考察的题型来说都一样,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但是考察的题量都不大一样。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

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近几年考试都是放在了第一部分。共计20道题。主要测查考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辨别的基本能力。常识考察包括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可谓是无所不包。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将其安排进每天的学习当中。

二、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在整个试卷的第二个部分,共计40道题。在国考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言语理解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不会很长,主要是对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主旨,筛选信息。在题型上,言语理解大体上分为两种——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逻辑填空就是给你一段话,中间空出来几个空,让你选出最合适的词语填进去。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培养语感,并且多记一些实词、虚词及成语。另一个部分称为片段阅读,包括主旨概括、细节题、语句排序等。阅读量比较大,因此需要考生在多做题的基础上,多阅读一些时评、文章报纸等。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及知识储备。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在国考中的题量不一样。副省级的15道题,地市的10道题,当然,二者大部分的题目是一样的。国考的数量关系均以数学运算的形式出现。数学运算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数量关系需要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及公式,并且题型众多。因此,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型,大部分考生把数量关系当做“拦路虎”,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考生复习要侧重具体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掌握。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的考察4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及类比推理各10道。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其中图形推理要掌握几个常见的规律;定义判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例如排除法等;逻辑判断需要掌握具体的推理规则;类比推理则要掌握常见的逻辑关系。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配5到题目,共计20道题。需要考生具备阅读材料、查找数据、列式以及计算能力。因此考生要侧重于公式的记忆以及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平时也可以多读一读各种各样的统计材料,培养自己抓住材料主干以及快速找数据的能力。

以上就是国考行测的题型以及题量,有志于考公的考生可以了解之后再做几套真题,以便于更深刻的认识。时光荏苒,及早备考,才能有备无患,高分上岸。

3.2020国考行测有几题

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近几年考试都是放在了第一部分。共计20道题。常识考察包括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可谓是无所不包。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将其安排进每天的学习当中。

二、言语理解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

言语理解在整个试卷的第二个部分,共计40道题。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在国考中的题量不一样。副省级的15道题,地市的10道题。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的考察4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及类比推理各10道。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配5到题目,共计20道题。

4.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题3大答题技巧都是什么内容

一、首尾两端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行测常识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行测常识题目。2019年xx省考是非常严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干长就会提供相对较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三、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有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电话免费咨询,或者是点击下方进入官网找客服人员帮助大家解答。

5.2020年国考行测备考:比重变化技巧

202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应试技巧,“比重”题型及解法:题型特征:与上年同期相比,X年某部分占整体的比重上升还是下降?1)解题思路:判断比重的变化,与部分值和整体值无关,归根到底看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有关。

2)解题技巧: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下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不变。题型特征:与上年同期相比,X年某部分占整体的比重上升或下降了几个百分点?解题技巧:1)根据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判断上升或下降,一般可排除2个选项。

2)再根据公式部分值一定小于整体值,部分值÷整体值一定小于1,所以最终结果一定小于(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

6.2020年国考行测常识题这3大答题技巧

一、首尾两端法bai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du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行测常识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行测常识题目。2019年xx省考是非常严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干长就会提供相对较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zhi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dao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三、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在解题版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法是指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做法。

有疑权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电话免费咨询,或者是点击下方进入官网找客服人员帮助大家解答。

7.2020年国考申论命题的变化

一、最后一题的变化。

让考生最为惊喜和诧异的是最后一题。往年最后一题都是议论文,而今年变为应用文写作了。比如:2019年国考地市级最后一题要求考生“结合对‘给定资料5中提到的‘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这句话的深入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而2020年则要求考生“为莱康村参加乡村治理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写一份参评的推荐材料”;同样在国考副省级试卷中也如此,在2019年国考副省级最后一题要求考生“深入思考"资料5"结尾中的‘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这句话的意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而2020年则要求考生以“海纳百川 聚四方之才”为题,为S省省委人才发展局有关负责人撰写宣讲会上的推介讲话稿。 除了命题形式上的变化,还有分值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往年最后一题通常为40分,偶尔为35分,而今年分值降低为30分,与其难度的变化相匹配。

这种考察形式的变化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变窄,依据材料作答的要求凸显更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对材料总结提炼的准确度、思考问题的全面度、表达要点的规范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客观题的变化。

除了大作文的显著变化外,在客观题命题上也有所变化。往年的题目中都会注重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而今年的题目中更侧重对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2015年-2019年的国考申论试卷客观题中都至少会有一道题侧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然而今年的国考试卷中无论副省级试卷还是地市级试卷都主要凸显的是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话题选择的变化。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话题的选择通常都有很强的时代性,比如之前考到的城乡文明、跟随时代大潮、城市建设理念、智能经济、水系建设、好政策等话题,都契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今年也不例外,同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是跟以前相比话题更加契合基层、接地气、切近百姓生活。比如副省级试卷涉及到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时代青年创业、脱贫攻坚、快递配送从业青年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等,地市级试卷涉及到老马工作室、易地搬迁扶贫、社区治理、农贸市场改造、乡村治理等与基层社会治理相关。

这些话题所反映的就业、人才引进、扶贫、基层治理都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过的关键词,但是材料的切入角度更切近小人物的生活、百姓的日常。

综合以上的变化申论考试确实在注重从事公务员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考察,因此,以后考生在备考时不能止于做题,更要注重了解社会现实和工作实务,更要注重思维的全面性和表达的规范性。

8.2020国考行测一共有几个大题,几个小题

一、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近几年考试都是放在了第一部分。

共计20道题。常识考察包括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

copy可谓是无所不包。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

将其安排进每天的学习当中。二、言语理解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在整个试卷的第二个部分,共计40道题。

三、数量关系2113数量关系在国考中的题量不一样。副省级的15道题5261,地市的10道题。

四、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在国考中的考察4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4102判断及类比推理各10道。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1653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配5到题目,共计20道题。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