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繁殖母牛需要哪些常识

繁殖母牛需要哪些常识


1.饲养繁殖母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母牛不可早配。

母牛最早10月龄便可以出现初情,不过此时不宜配种,特别是舍饲圈养的情况下,最好等到18月龄以后且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70%以上时再配种。另外不可配太好的种公牛或冻精,不然则较容易出现难产。

2、膘情不宜过肥。舍饲圈养的情况下母牛特别容易发胖,这样便容易出现难产或影响繁殖,一般情况下母牛能够达到7成膘情即可,过肥时应适当降低精料喂量,并适当增喂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

3、进行适当运动。繁殖母牛最好进行适当运动,不然则容易造成难产或犊牛体质弱的情况发生,可在母牛圈舍前留有一定的活动场地,白天可让其在活动场地进行自由活动。

4、营养全面均衡。舍饲圈养的繁殖母牛特别容易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饲料最好最好多元化搭配,粗饲料至少2~3种搭配到一起,精料则按照比例将玉米、豆粕、麦麸及预混料等搭配到一起。

5、做好疾病预防。牛舍内的粪污及时清理干净,并定期对牛舍内外进行全面消毒,以减少各类致病菌的滋生。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驱虫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对牛群进行防疫和驱虫工作。母牛产后做好护理工作,特别是产后消炎,以降低产后炎症及屡配不孕的发生。

2.母牛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主要是:1。

母牛伺养中的关键性营养问题第一,对繁殖用牛,应该牢记能量是比蛋白质更重要的 限制因子。第二,缺乏磷对繁殖率有不良影响。

第三,补充维生素A,可以提高青年母牛的繁殖率。第四,产犊前后10天的饲料、饲养状况能对母牛的发情 率和受胎率起决定作用。

产犊后,由于母牛产奶增加,对饲 料的需要大幅增加,此期营养要比妊娠期高50%。第五,怀孕期间的母牛增重至少要超过45千克。

如果 母牛产犊前体况瘦弱,产后的日增重应该达到0。 3 ~ 0。

9千 克,这样产犊前每天需要喂6 ~ 12千克中等质量的干草,产 犊后,每天要喂6 ~ 12。 7千克干草和2千克精料,_时应注 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应。

2。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产奶比怀孕需要的饲料量更多。

产奶量的多少决定了 犊牛的生长速度。为了提高产奶量,在冬季要给母牛补饲精 料,一般秋季产犊的母牛在整个冬季每天要补伺1。

8 ~ 2。 7 千克精料,哺乳母牛的能量需要量比怀孕母牛高50% ,蛋白 质、钙、磷的需要量则高出1倍。

3。产犊时间的控制产犊时间最好控制在白天,因为这时温度适应,并易及 时接产,可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如在产犊前两周开始把饲喂时间从下午5点推迟到9点,能使绝大部分犊牛在白天 出生。

3.繁殖母牛的饲料有什么要求

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繁殖母牛的目的不在于长肉,而在于让它连年产犊。为此要让其充分采食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牧草和野草等青粗饲料,提高饲料报酬。

如果优质青粗饲料给予比较充分,一般不需要特别给予精饲料。但在分娩前2个月、哺乳期则要增加一些精料作为粗饲料的补充。

精料一般用配合饲料。一头体重450千克的繁殖母牛,精料的日补充量大致为1~2千克。

配合饲料配方:丰草季节为麦麸30%、玉米20%、米糠49%、食盐 0.5%、钙0.5%;枯草季节为麦麸30%、玉米20%、米糠 39%、豆粕10%、食盐0.5%、钙0.5%。繁殖母牛在舍饲状态下一般每天只喂2次,即日出前后喂1次,日落前后喂 1次。

4.繁殖母牛饲养的关键是什么

要重视牛的选种选配及改良工作。

大力推广人 工授精技术,但要特别注意母牛的难产问题。只有大型 的、经产牛方可引入大型肉牛品种进行改良。

①肉牛杂交生产中母系和父系的基本要求:配套系 的母系必须有终身稳定的高受孕力;性成熟早而不易难 产;良好的泌乳性能;适应粗放和不良的条件;体质结实, 长寿;高饲料报酬;鲜嫩的肉质;较好的屠宰性状等。 配 套系的父系必须具有:快速的生长能力;改进眼肌面积 (背最长肌在第12与第13肋骨间的横断面面积,可用厘 米2表示)的高强度优势;高屠宰率和高瘦肉率;硕大的体 型;体早熟等。

以上是两系配套时的基本要求,在多系配套时也是 基本要求。②中国的肉牛杂交体系:在引人品种改良本地黄牛 的基础上继续组织杂交优势;用对配套系母系的要求选 择具备有理想母性的母牛,用对配套系父系的要求选择 具有理想长势和胴体特征的公牛,利用其互补性,保持杂 交优势的持续利用;组装或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 优势开展肉牛配套系生产,在可能的情况下形成新的地 方类群。

实践证明,二元杂交所产生的母牛,可以继续产犊, 杂种母牛本身具有杂种优势,应当很好地利用。杂种公 牛中也往往有很好的优秀个体,过去是仅仅用于育肥并 宰杀,在北美都已开始杂种公牛作种用的先例,渐渐地提 出“综合杂交”和“合成系”的用法。

杂交母牛比原来的亲本母牛搞“带犊繁殖体系”可能不差,未必要像终端杂交 那样都屠宰,可以形成肉牛业所特有的杂交繁育体系。 近年来,随着皮埃蒙特牛品种的引进,加上以往引入的西 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来牛等,我国肉牛杂交生产体 系日趋完善。

5.提高母牛繁殖力有哪些主要措施

具体如下: (1) 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牛发情的持续时间短,约18小时,而且发情爬跨的时间多集中在晚上20时到凌晨3时之间。

因此,用常规观察法漏情的母牛可达20%左右。为尽可能提高发情母牛的检出率,每天至少在早、中、晚分3次进行定时观察,分别安排在早晨7时、下午13时、晚上23时,每次观察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按上述时间安排观察牛群,发情检出率一般可达 90%以上。 (2) 适时输精适时而准确地把精液输到发情母牛子宫内的适当部位,对提高母牛受胎率是非常重要的。

母牛一般在发情终止后7~14小时排卵,考虑到卵子的寿命以及精子的运行时间等因素,牛适宜的输精时间应在排卵前的6~7小时。 (3) 严格消毒制度配种前要对输精器械以及牛的外阴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避免因输精而造成感染。

(4) 注意粗饲料的饲喂一般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1。0%~1。

6%之间,高产牛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1。0%~1。

8%。 (5) 加强母牛分娩前后的卫生管理分娩前后的卫生工作,可大大减少母牛产后的子宫感染,同时可提高犊牛成活率。

(6) 管理管理好牛群,尤其是抓好基础母牛群,这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重要因素。 (7) 不孕症的防治不孕症对养牛业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6.母牛分娩的护理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分娩的时候,母牛整个机体,尤其是生殖器官容易 发生激烈的变化,胎儿在产出的时候,母畜不停地进行努责和子宫肌 的收缩,消耗很大的体力,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

同时,胎儿通过产道 时造成许多浅表的损伤,子宫颈开张,子宫内积存大量恶露,这样容易 使微生物侵入,然后繁殖。 还有,母牛分娩之后会有泌乳和哺育后代 的任务,所以,一定要做好母牛的产后工作,以促进母牛机体尽快恢 复,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以保证母牛的健康和正常繁殖。

① 母牛在分娩的过程中会丧失大量的水分,所以在母牛生产完之 后,要使用足够的温水和麸皮汤,也就是2千克的麸皮、100 ~ 150克的 食盐组成的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损耗,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母牛的泌 乳活动。 冬天尤为重要,可通过暖胃、充饥以增大母牛腹压。

② 一定要关注母畜外阴部的清洁,要用消毒液对母畜的外阴部、尾巴及后躯进行清洗,产后阴门松弛,卧下时黏膜会翻露出来,会跟地 面接触,所以,地面应经常垫以清洁的褥草,搞好厩床卫生。有极少数 母牛分娩后几小时,子宫脱垂或外翻,发生之后要马上用沾湿的干净 的棉布包起来,如果这时候母牛站起来,就要把布和子宫一起慢慢地 送进去,最后给子宫灌注抗生素以防感染。

③ 注意母牛产后的营养。产后头几天内应给予质量好、容易消化的谷类饲料,但是不能太多,防止引起消化道或者乳腺的疾病。

伺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要慢慢地恢复正常,一般需要的时间是10天。 注意观察母牛产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病理现象。

如胎衣是否在 预定的时间内排出,恶露的排出量、颜色还有排出的时间,注意是否会 发生子宫脱或阴道脱、乳房炎、产后瘫痪等常见的产后疾病。 一旦有 异常情况出现,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