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座 > 新闻正文

每天学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学一点佛教常识


1.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什么是开光

净空法师---讲解佛教开光是什么意思。怎么开光。

1 有人说,佛珠、佛像、念佛机等结缘品要开光才灵,不开光就不灵。这个观念错误! 开光是什么? 新的佛像建好,举行一个启用典礼,说明供养这一尊佛像的意义,这就是开光。

2 譬如说建观世音菩萨像,启用典礼的时候开光了,向大众说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看到这个佛像,要开启我们自己慈悲的光。一定要知道,是藉这尊佛像,开我们的光,不是我们开他的光。

3 见到释迦牟尼佛,就要想到“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我们藉这尊佛像,开自己的光,提醒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见到地藏就想到什么?孝亲尊师。

4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历史渊源、佛像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都能为大家解说清楚、解说明白,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给佛像开光。

2.我想学一点简单的佛学知识,比如,能净化人的心灵的佛经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

国土危脆。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生灭变异。

虚伪无主。心是恶源。

形为罪薮。如是观察。

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大宝积经第91卷。

3.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楞伽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佛教宗派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凡四卷。楞伽本为山名;阿跋多罗为“入”之义。

意谓佛陀入此山所说的宝经,为唯识宗所依六经之一。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识所造,吾人认识作用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

系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经典,其成立年代约在公元四百年前后。全经一再强调,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的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故若能彻悟意识之本性,舍离能取、所取之对立,则可臻于无所分别之世界。

本经注疏极多,有《入楞伽经疏》五卷(菩提流支)、《楞伽经疏》七卷(新罗元晓)、《楞伽经疏》六卷(隋代昙迁)、《楞伽经注》五卷(唐代智严)、《入楞伽心玄义》一卷(法藏)等。

4.如何学习佛教知识

1. 开始的时候可以找一些关于佛教基本概念的书,如圣严法师的

《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等书。

2. 如果有时间,可以到正规的寺院(佛教寺院)感受一下氛围。

3. 如果到了寺院,可以看看走道或穿堂上面挂的简介资料或到客

堂找义工或师父聊聊。

4. 不建议一开始就读经书,即使经书有白话翻译,有的时候还是

会把自己搞糊涂,如果因此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得不偿失。

5. 多亲近善知识。

6. 日常生活中,多帮助别人,言语和善,这是最重要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