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 > 新闻正文

为什么我对《长安道》里的陈数夸不出来?

上周看完电影《长安道》,电影如果按照亲情伦理题材来看,故事的起评分会高很多。作为刑警题材,推理和悬疑部分硬伤还是有的。

但范伟的演出,还是值得票价的。

我第一次觉得范伟如此性感,好想抱抱电影里的「老万」。

我被老万给骗了,前后人物的反差,让我很惊讶。而范伟老道而不漏声色的表演,让我沉醉在前半段的「老实人」氛围里,后面猛地狰狞起来,杀了我个猝不及防。

今天我们说说戏里面的陈数。

《长安道》的林白玉是典型的「蛇蝎美人」:强势、美艳、勾魂,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我特别敬畏那种气场强且专业的女性,我会保持本能的紧张,谨慎,甚至不敢直视对方眼神。

但我完全不怕林白玉,从头到尾。

无论是她的冷艳,还是最后的情绪爆发,我都觉得她像活在真空里。

林白玉身上的属性很多。

首先是冷艳,那种女强人般的掌控力,集射击运动员、女主持人、女当家于一身,这样的女人,必须狠,而且必须狠得不那么浮于表面。

陈数赋予角色的冷艳,放在大银幕上,感觉张力少了。

电视作品里她有过冷艳的表现,像《和平饭店》里就拿捏得不错。

电影和电视剧的传播介质不一样,电视剧的固有方式放电影里就会突兀,毕竟一下子放大这么多倍,任何细节都要经得起放大镜式的观察。

林白玉全身的肢体语言有些僵硬,总是在刻意挺着腰板。

如此呈现出的气场,和角色本身的故事是不匹配的,林白玉不是刚出道的女妖精,她是身经百战的白骨精。

经历了多个角色的跨界,她自然是积累了「千人千面」的气韵,她不需要再证明自己有气场。

《穿Prada的女魔头》的梅姨,她的气韵是内在抒发出来的,表情从没有要刻意争取什么,每一个定格都蕴含深意。

我们有读者看完《长安道》,和我分享说:陈数的表演太过于话剧腔了。

同意。

这就是刻意放大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我不否认陈数的业务能力,她在话剧和电视剧领域战绩很好。而且在气质辨识度上,陈数自成一派。

她在民国戏是耀眼的,时装戏里也有着傲骨的一面,但这些经典形象也成为了观众对陈数的一种固定印象。

陈数如果要挑战大银幕,必须打破过去固有一面。

电视剧是免费看的,电影是花钱看的。

电影观众自然是要吸收演员新的辨识度,才善罢甘休。值回票价,需要剧情和演技的综合补给。

林白玉中间有几段特别香艳的戏份,一个是和林涛在办公室调情,另一个是穿着真丝睡衣躺在床上接受老万的按摩。

调情这段,林涛把欲望释放出来了,但林白玉却没有一个感应式的反射,按照镜头给的提示,故事后面肯定是走近了温柔乡。

这两段戏的镜头是整体都照顾到了,从脸部表情,到脚部特写都覆盖到了。

这要求演员的表情要蕴含深意,一个回眸或者一个轻佻,不能太透支情绪,也不能过于木讷,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也是给观众思考的留白。

很遗憾,这两段戏,我们没有看到林白玉的灵动与风情。

如果这个人物从头到尾都是很紧绷,很要强,肢体语言也是硬邦邦的,林白玉就真的有些可惜了。

林白玉对白很犀利,时不时都会毒舌般地怼你。

这个女人戒备心很强,她谁也不相信,男人都要被她控制。

即便这样,我始终没有目睹或者感受林白玉真正的恶毒点,我能读懂这个人物的故事线,但这个人走不进我的内心。

包括最后的冲突戏,林白玉终极情绪爆点,似乎没有调度很好。

陈数在整部电影里,与对手戏演员的配合也处于随时割裂的临界点,她就像在完成自己的独处式表演,没有与其他演员搭上节奏和气息。

范伟属于没有阻隔的老道演员,各种介质他都能无缝切换,全能式的镜头驾驭感,让观众信服,也让对手戏演员充满压力。

一个角色的饱满,除了演员自身的发酵,还得益于对手戏演员的成就。

陈数和范伟的对手戏,陈数没有收获对手戏表演加成的这部分。

我能理解林白玉本身的硬气,但真正的硬气其实是要结合人物生活的,在不同场景下,踩着高跟鞋的你,穿着低胸睡袍的你,情绪上总会有轻重缓急的区分度。

陈数这次把林白玉刻画得过于单一,让角色性格扁平化了。

对比她在电视剧里的气质,没有太大区分度。

大银幕下,观众的情绪就像放大镜,随着镜头推移,全方位感受人境合一的故事。

虽然表演上略遗憾,但林白玉这个角色算陈数很好的资源。《长安道》这类题材的电影,对于陈数来说,算很好的项目。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演员选饼的策略。

女演员演坏女人,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

四平八稳的角色,对表演是制约的,而且无法拓展演员的内心世界,看得多,感受得多,才能诠释人间百态。

但中国女演员,好像在这类饼上的选择面不多,不知道是大家都太在意自己积累多年的光环还是什么。

林白玉这个角色,有风情,更有狰狞的一面。她把男人当棋子,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角色很有层次感,动静皆宜。她有不少射击打枪的戏份,而且都还是冲突戏。

这代表着角色的侵略感,林白玉不管在事业还是在家庭,她都必须牢牢掌控一切。

但最后她没有想到,老万底线被捅破后,竟反噬得如此致命。

林白玉这样的角色,对演员有挑战,对观众有冲击。

毕竟陈数过去演的角色都太高冷了,离观众有距离。

风情类角色,现在好像没几个演员能驾驭得好的。

闫妮算一个,她的表演自成一派,喜剧正剧双核开启。

她饱满地笑出来,真的就是把风情分解成100种成分,而且让你看不透,还想看。

齐溪也算一个,她好几个角色都很有风情,从《浮城谜事》到《地久天长》,时隔几年,她的表演总能带出新的东西,每次出来的情都能刮出不同的风,我喜欢她那种「自留余地」的情绪控制。

早些年,还在上升期的四大花旦也交出过风情类角色,完成度还不错。

前面说的徐静蕾在《我爱你》里的高光表演,她和佟大为有段10多分钟的吵架戏,一镜到底,现场同期收音,徐静蕾差不多把嗓子喊嘶了,高保真地还原了角色的狰狞与分裂。

周迅《恋爱中的宝贝》,更是分裂到让人窒息,剧中的宝贝,幻想自己怀孕,最后刨腹自杀。

那段给自己剃眉的特写,至今让我颤抖。

这类角色的配比,电影剧本会有更多发挥空间,这个周期的电视剧很久看不到这类带刺的角色了。

陈数本身硬件条件还是不错的,气质和颜值独树一帜,「高贵典雅」形容她并不为过。

高贵典雅的女演员,如果跳出自己熟悉的戏路,则杀伤力无敌。

比如费雯丽的《欲望号街车》,她演了极度分裂的布兰奇,没有《乱世佳人》郝思嘉的艳绝天下,费雯丽依然释放出最吓人的能量。

林白玉这次稍有遗憾,但陈数能拿到这个角色,也是她的魄力。

有挑战的角色,多演多娴熟,而电视剧演员纷纷朝着电影迈进,也是好事情,说明大家都拼起来了。

这两年陈数在积极储备自己的新能量,本周期电视剧有《和平饭店》做口碑护航,电影方面有《长安道》,至少看到了演员在积极求新,对于以电视剧领域为主的陈数而言,目前这个资源配置是好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