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昨晚马天宇在节目里成功复活,虽然这只是一次认真的游戏,但还是为他感到高兴。不由得就想起上个月,大家对马天宇做一次群访。一开始,马天宇很坦诚说了自己录制节目中的几个感觉,说的特别坦然,看他那个表情,湘人李的直觉就告诉自己,他没有什么太多的顾虑,但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职业感”,而是他拥有了一种天赋感极强的品相。那么,他给人的感觉,真的是非常舒服,完全属于那种自然而然的亲和感。
马天宇在群访环节中 | 摄影 湘人李
群访一开始,还是很顺利的。马天宇也几乎是有问必答。他表示,自己的性格,就是把自己的本分守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譬如卖红酒的事情,如果是“摆摊式”售卖,他还是能接受的。但是用“叫卖式”卖法,他就真不适合这样的方式了。所以看得出来,他在卖红酒的那天,真是非常的痛苦,特别想放弃。好在后来经过大家的鼓励,马天宇最终还是完成了售卖任务,这让观众舒了一口气。从马天宇那天践行“叫卖式”销售来看,一开始还真让人捉急。譬如说,竞争者都是往人多的地方走,他端着东西在往人少的地方走。一直到最后得到老板的提醒,才想到到人多的地方去,卖给不同的人。
所以,从“马天宇可能是节目里适应期最长的”的这一点来看,他没有想到自己要去掩饰一些什么,这反倒真正成就了“真人秀”的品相内涵。他告诉大家,“节目录制了20多天,一开始那几天,我真是投入不了,非常痛苦。还要跟几个人在一个宿舍里睡,这种集体生活我真的接受不了。尤其是节目每天24小时是在录着的,我真的快疯掉了。”这一点让大家想起了过去也有参与者说过,就是这感觉:集体宿舍,睡一个屋,24小时还对着摄像头,适应不了,快疯掉。不过,马天宇又觉得自己挺幸运,“我觉得节目组,还是有良心的。每次在我们快崩溃时,就给我们一点好处,我们‘恶性’的那一面,就被压制下去了。”
既然,有如此之多的“不适应”感,那当初为何还要来参加这样的节目?对于大家的这些疑问,马天宇也做了不加修饰的回应。“一开始,我们都被‘骗’了。我之前看过,就觉得,应该会很轻松。包括节目组以及涛姐,也是真的邀请了我们。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自我感觉就来了,这是第一次,跟涛姐,也是跟熟人在一起,应该是挺开心的。但是没想到,进组以后,整个人被吓到了。涛姐完全变了一个人,完全不是我们生活中认识的那个涛姐,她变成了一个很严肃的人,就有点不适应,甚至崩溃。”好在最后,在大家发泄般“吐槽”两三天后,就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不是涛姐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只是现在,大家看到涛姐在工作时的另外一面。马天宇这时候非常自我检讨、自我反省或自我反思一样地轻松说道,“所以,我们不要感到惊讶、不适应,要接受这里的规则。有时候不适应,是出于自己本身的原因,我们要调整自己。”
但接下来的一个小问题,大家和马天宇产生了一点小小的“误解”,令群访略显“起伏”。有朋友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当时的意思是:看你以前的影视作品,和现在的综艺节目,有一种感觉,你在综艺节目里的职场状态,跟你平时演戏的状态,是剥离的。我们觉得特别有趣,是不是还没有明白我来综艺节目,是来做员工的,而不是来“演戏”的。
问题就在于,可能是“演戏”这两个字,作为南方人的湘人李明白,它属于南方某些地区关于“拍戏”两个字的等同说法,那么作为北方人的马天宇,可能一时半会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共通之处。但“演戏”二字,在很多语境下,确实有一点是针对某些感觉不好的人才说的一句话,类同于“戏精”二字。所以听完后,马天宇直接一愣,赶紧问道:“你可能是觉得我在里面太做作了吗?”
提问的朋友是南方的,他赶紧否认说“没有没有”,但可能还是“演戏”二字说习惯了,一时也没有体察到自己要说的是“拍戏”内涵,就是“按照合约”来“履行一个演员饰演角色的工作职责”这个意思,而是习惯性地、无意识地又强调一遍,“只是觉得你好像是在‘演(pāi)戏’。”如此这般,这下好了,咱们的马天宇兄弟,就是有点“百思不得其解”的状态了。不过,不管是听懂还是没有听懂,他还是很认真回答了这个“本不是问题、但已是问题的问题”。
“我觉得演戏的时候,我可能更精明一点。但我觉得在综艺里,我太傻了。每次看到自己都觉得像‘二哈’一样。谁在说什么,谁在干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不知道。刚才大家看样片也看到了,吴磊和阚清子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但我真不知道他们发生了矛盾。而我在跟阚清子聊天的时候,说这里面你最讨厌的人是谁?包括我讲我最近这两年的经历时,她有哭,我也很尴尬,但要感谢剪辑老师,处理的很好,没有让大家误会,以为是我故意要恶化他们的关系。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可以说,我在里面完全不是在‘演戏’的状态。”
看来,这两个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还是没有绕清楚。南方朋友只好更具体补充说:“我没有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突然一下子没有脚本了,找不到当演员那种状态了。在没有脚本的状态下,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工作了。有没有这种感觉?”
“没有,因为是涛姐告诉我们,每天的任务是什么,我们需要去做什么,没有脚本的。”但是马天宇又强调说,“我感觉我好失败,他说我在演戏。”看来,北方的马天宇还是没有理解到南方朋友的“语境”问题,真的很在乎这个“说法”。可怜的娃。哈哈。
这时候,主持人出面救场,说道:“我觉得这位朋友的意思,是大家对你在节目里的感觉都有自己的标准,觉得你应该是怎么样的,结果你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的时候,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所以会让大家去想,这是怎么回事。”是的,主持人说得对,就是大家去想,你是不是带着“演员履行角色合约”的心态来的,不是来“做”一个员工的,而是来“演”一个员工的。
这下马天宇似乎是听懂了而释怀,说道:“我觉得大家做真人秀,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我也不例外,我也不想被骂。我天天什么活都不想干,但是行吗?肯定不行,我肯定要配合大家一起工作。我觉得,这大约就是合群了吧。”
但是,湘人李这时候终于有了结论:马天宇灵魂世界里,具有一种稀罕的、叫做“钝感力”的品相。于是赶紧和工作人员沟通,说是需要单独采访马天宇一个问题。工作人员看了我的问题“刚才群访时,我想你身上有一种稀罕的品相绽放开来,叫‘钝感力’,你自己怎么看?”之后,工作人员就和马天宇沟通,得到认可,表示可以接受这个问题的访问。
湘人李一进休息室,马天宇就笑着主动握手,一如兄弟般地笑了。随后,马天宇表示,“我觉得,我就是我。平时别人跟我讲话,或分析事情时,我可能在听的过程中分析的比较认真一点。这样一来,我那个认真的心态,显出来比较笨拙一点。所以,人家可能比较喜欢我这种,对,迟钝的反应吧。比较真实。就像‘叫卖式’卖红酒,这跟客人没有关系。比如说我,大家去售卖红酒的时候,我可能不太喜欢跟很多人在一起进行销售的方式。但是如果是面对客人的话,我觉得我服务客人,肯定是会擅长的。”
所以,湘人李觉得,在“贵圈”,像马天宇这种叫做“钝感力”的品相,其实就是那个叫做“福相”的代名词。期待圈里圈外,大家都能够“稍微楞下神”或者“迟钝一会儿”,不要那么急不可耐,或者那么冲动浮躁。讷于言,敏于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地去“处理”别人说的话,以及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