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 > 新闻正文

23岁爆红时嫁人、44岁入住精神病院,非典型初代琼瑶女主:唐宝云

她是第一部琼瑶大荧幕作品《婉君表妹》的女主角,少年成名,23岁在爆红之时嫁人,数十年后离婚复出,参与了胡金铨、李行等大导演的诸多重要作品,从琼瑶剧到文艺片都有涉猎。

息影后精神健康状态引起关切,被曝入住某精神病院。

1999年,年仅55岁的唐宝云病逝。

她明明是以健康生机、元气满满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一扫传统审美中娇弱病态的风气,自己的人生却颇有风雨飘零、红颜薄命之嫌,英年早逝叫人无限惋惜。

时代审美推进,个人风格“奇”化

一,“非典型”琼瑶女郎。

唐宝云虽然主演了琼瑶(编剧)第一部电影,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初代琼女郎”,一则她合作过的大导演身份远比琼瑶更有分量,二则她尝试过的有典型性的画风、也绝不囿于哭哭啼啼的琼瑶戏。

然而这部电影这个角色依旧很“出奇”、值得一谈。

这部《婉君表妹》以如今的眼光来看非常天雷滚滚,一家三兄弟人人都喜欢客居家中的表妹婉君、仿佛三生三世就只见过这一个异性,“你无理取闹”等等琼瑶式经典狗血台词、那个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革.命浪漫+青春爱情”的模式也初见端倪。

但是,我们现在觉得无比狗血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却有很不一样的“异同”取舍。

琼瑶式浪漫得以兴起,原由在于此前的封闭环境和刻板语境,她用带着禁忌甚至是打乱纲常的方式,向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谓三从四德的一套婚恋体系发起了质疑,《婉君表妹》就是这样的体现。

电影里唐宝云的扮相、画风,和日后所谓的大眼睛水汪汪、“我见犹怜”系列的琼瑶女郎们都非常不同,(反而是这部剧中的童年版女主谢玲玲更符合琼瑶式审美)。

尽管李行导演片子里真正古典园林式的布景,让这部电影有非常不一样的特质;但五十年代的服装师,活生生把唐宝云打扮成身材“上六下四”模式,脸部打光调色也非常一言难尽。

坦白说大多数琼瑶女郎纵使日后转型,在琼瑶剧里的表现也往往受制于花瓶化的角色,但唐宝云不一样,她很鲜活,那些娇柔造作的琼瑶式台词在她这里,反而有一种真诚又婉约的煎熬之美。

二,唐宝云的第二点“奇”,在于古典和乡土之间的衔接之感,“土”而“美”。

承上启下、拥有自己最独特的审美场域。

往前追溯“长城三公主”的时代,夏梦、石慧、陈思思都颇具古典气息,更有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迤逦之感。

同时期李翰祥导演撕版权撕成大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乐蒂和凌波的黄梅调风靡一时;后来甄珍等人组成的著名的“国联五凤”早期也颇多尝试黄梅调电影。

但唐宝云继承的则是另外一条“歌仔戏”传统,且画风更偏现实主义、更乡土。

唐宝云彼时爆红的作品《养鸭人家》就非常典型,从题材到立意到表达形式都非常“现实”、剧照隔着若干年的时光滤镜来看依旧非常乡土。

唐宝云在其中饰演的角色,颇有几分沈从文边城中《翠翠》+女版润土的既视感(褒义),生机明媚、自然饱满。

每一次审美的迭代,都需要强大的时代外力动因和一环一环的行业推动,唐宝玉在最恰当的时间点上,出现在“健康写实主义”农家代表作的墙头上。

当然,关于唐宝云最多的讨论,集中于她本人的坎坷命运。

更何况,时光滤镜总能更增添一份“传奇”既视感,王安忆在《长恨歌》里写执迷老时光旧事物的“老克腊”一族,旧电影的时光滤镜或许能将所有路人都短暂代入这种情意结中。

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命运

刚过20就名满天下,却在23岁爆红之时就急急忙忙退圈,嫁给了自己的绘画老师戚维义,告别贵圈、远赴美国。

戚维义比唐宝云年长七岁,少年时期就赴美求学。如今这位画家依旧活跃,能查询到2015年他书画研讨会在京举行的新闻,相关画作也有拍卖信息。

很多成长时期缺乏家庭温暖的女明星,成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火速嫁人。

比如刚出茅庐的关之琳,不顾所有人反对远嫁;比如隔壁比唐宝云小两岁的郑佩佩,也同样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退圈嫁人;少女时期就出来赚钱养家的长女林凤娇,当年宁可没有名分也要赴美生下成龙的孩子;大约都出于同样的“想要有家的温暖”的心态。

唐宝云的价值观非常传统,相夫教子或许是她更向往的生活。

然而这段婚姻最终也没能天长地久,结婚4年后唐宝云复出演戏、婚变传闻不断,1980年二人正式离婚。

从商、演戏、当主持人,唐宝云离异后的生活也一度相当丰富多彩,然而数年之后她再出现在新闻中,内容却是因精神状态不稳定,先后住进荣总及宏济神经精神科医院疗养。

又十年,唐宝云病逝。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