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 > 新闻正文

周迅:再一次,聆听这个作为“天才演员”的女歌手

我还记得把周迅的《夏天》卡带买回家的那个下午。

16岁的少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用复读机聆听封面上黑白色的周迅被风吹起头发,带着似笑非笑表情望向远方的专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电视上正在热烈打榜且传唱开来的《看海》,还有温暖平静的《幸福花园》,似乎才是脑海中“精灵”周迅的正确打开方式,但从第一首《翅膀》开始,再到其他由“火星电台”包揽所有词曲制作的歌曲,怎么……都那么“阴森”?!

意识流碎片歌词,冷冷电子节奏流窜,周迅介于暗哑和甜美之间的嗓音渲染出一种感觉不太开心的氛围,“你捆住我的双手,扮演狂躁的角色,谁在静静释放,这令人目眩的焰火”的《绿》,更是让少年的我感觉到了未知的刺激与可怖。

然而,这张专辑就像一个无底洞,让我从此掉进“歌手周迅”的音乐世界。直到2009年夏天,作为文艺矫情青年的自己终于在豆瓣写下一篇评论,按现在说法,是大型“真香”现场——

“欲望,爱。就像让我迷恋的这张叫做《夏天》的专辑,她所讲述的主题。虽然唱片推出的时候并非夏天了,但那些粘稠、湿冷的旋律,还有她那压抑着欲望与渴望的歌声,会让整个季节都为之面目模糊。

仿佛在巨大空洞的旋转里,被扑面而来热浪袭倒,然后我们趴在暴雨后的街道上,让大雨打落的树叶把身体覆没,看自己被水渍映射的苍白倒影。狂欢人群渐行渐远,属于夏天的疯狂与躁动,总会在高潮过后让人如濒死困兽般的压抑与哭泣。 你可以去看海,但海底最深处黑暗的叹息,你无法视而不见。 你可以去建筑你臆想中的幸福花园,但盛夏的果实没有花期。 只有悼念了那过早来到与离开的春天,迷失在消失的原野,带上你被折断的翅膀,

度过别想太多的今晚。从明天。

从明天的明天,随你走多远。 从明天的明天,如你所愿。”

形成自己的音乐审美后,在我心里,作为歌手的周迅,不比作为演员的她逊色。

从初试啼声,带有上世纪经典港台情歌模式,却被她诠释出独特气质的单曲《飘摇》,再到首张专辑《夏天》,第二张专辑《偶遇》,单曲《伴侣》,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苦了两个人》《春去春又回来》,电影《恋爱中的宝贝》中的《占线》,电影《如果·爱》中的《外面》《十字街头》,公益歌曲《这世界唯一的你》《给小孩》……歌手周迅不算高产,但她的歌声里,我能听见真实生命体验和梦幻戏剧角色交织出的一种缤纷,无比单纯的缤纷——她的喜怒哀乐,在合适作品里散发出强大的共情与共鸣,让我在聆听时得到发自内心的触动,曾经备受争议的沙哑嗓音,在我看来反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升华,让她的甜美、妩媚、脆弱、疯狂、平实、沧桑……有属于周迅标志性的,最真实的样子。

我们听歌,我们被感动,我们彼此安慰,

这不就是歌手和歌带给我们的,最珍贵体验?

所以这张最新发布,距离上张完整专辑《偶遇》时隔十五年之久的《1227》,我把它当做一份礼物,周迅送给大家的礼物,不带有任何强烈目的性,就像她随性地用发行日期来为这张迷你专辑命名,然而蕴含其中的音乐质感和人性情感,却是一如既往用心,甚至越发浓烈、淡然、迷人,因为这是现在的周迅,用音乐作为表达方式,对自我,对听众,对世界,呈现的又一个完整作品。

这是一张翻唱专辑,选曲看起来随性、意外又合情合理——老狼2002年的《虎口脱险》被周迅喜爱是情理之中,黄莺莺1995年的《春光》,欧阳菲菲1980年的《逝去的爱》,作为一代又一代文艺青年心头好,也是可以想象的选择,而周璇1937年的《天涯歌女》,李香兰1944年的《夜来香》,邓丽君1972年的《南海姑娘》,三首老百姓们早已滚瓜烂熟的时代金曲,居然也被周迅重新诠释,自然让人好奇,她会带来怎样的版本?

事实证明,《1227》是全然颠覆的作品,我觉得不能用简单的翻唱来定义周迅在其中的表现,这一次,她和老搭档“火星电台”,如同当年的《夏天》专辑,又给大家带来了恶作剧般的,反差而惊艳的聆听体验。

就像《天涯歌女》,从第一句开始,“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哎呀哎哎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如果你习惯了娇声细语、夜莺婉转的吟唱,初听周迅开口,想必会受惊:这样也可以?

没有用本来可以轻柔而甜美的气声,周迅以沙哑的真声直接进入弹唱,搭配黑胶老唱机效果,跟绝大多数人印象中这首歌该有的样子截然不同,她始终用不动声色情绪唱着那些郎情妾意、情意绵绵的词句,也让人不知所措:怎么,这么淡而糙?!直到40秒电流涌动的停顿后,平静中出现了暗涌波澜,继而从1分30秒“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再到2分04秒笛声响起,搭配键盘、吉他、电声渐次交错,我们终于发现,这是“天涯歌女”的回忆录——经历过悲欢离合,再回忆当年小儿女情态时,她从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微笑。

就像当年以为会一片阳光明媚,进入后却发现情绪复杂得阴郁而迷人的《夏天》那样,《天涯歌女》奠定了整张《1227》的专辑基调,即:不一成不变重复,不为了颠覆而颠覆,周迅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毫无负担唱着这些她喜欢的歌,黄少锋和曾宇组成的火星电台,负责让这些歌不必和原版产生任何有关或者无关的刻意联系,只要让这些歌实实在在地成为,周迅的歌。

如果能够理解并欣然接受这样的情境,你会在这张专辑里感受到太多惊喜。

《虎口脱险》在复古而迷幻电子氛围里,将原本民谣式伤感的风花雪月,变成了洒脱的云淡风轻,周迅的演唱让故事里“你”和“我”的情感支配关系,发生暧昧而决绝的颠倒,让人产生有趣的全新思考,收尾时的编曲脉络,竟然让我想到周迅另一首歌《今晚》的前奏,当她用低缓而决然的语气唱“把烟熄灭了吧,对身体会好一点,把窗户打开吧,对心情会好一点”,我恍惚穿越到了“窗外的冬天,一夜就来了,它不管你是否感到伤心……所以今晚我不能想得太多……”

《南海姑娘》的笛声渲染出New-Age式世界音乐美感,搭配淡淡爵士节奏,周迅的声音变成乐器一部分,听起来飘渺而遥远,像在晚风习习的沙滩边走边唱,副歌和声编排十分出彩,和周迅的演唱搭配,让“南海姑娘”从单独个体变成群体象征,寓意少女时代单纯而隐秘的心事,就像一个美得不真实的童话故事,正在夕阳落下,月亮升起,繁星闪烁的夜晚,悄然发生着。

《春光》,气氛渐渐变得躁动而性感,“曾经给爱给得如痴如狂,换得来如梦魇一场” ,周迅沧桑而单纯的演唱,搭配刘芳暧昧而天真的和声,形成类似二重唱的化学效果,呼应窗内窗外的人儿们在爱情里痛并快乐着的心事;《逝去的爱》,周迅用近乎在耳边呢喃语气,缓缓唱出“love is over”过程,初听似乎是一种完全解脱了的释然,越听下去,越发现那份纵然情已逝,依然“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不舍,最后轻柔到近乎在唇齿间摩擦的那声“over”,更是缠绵。

《夜来香》是结束曲,也是意想不到的高潮,作为第一首歌《天涯歌女》的呼应与升华,《夜来香》里的周迅,终于变成挣脱一切束缚,在暗香弥漫夜晚里闪亮登场的绝世名伶,流动的钢琴,旖旎的小号和萨克斯,她恣意歌唱着内心大片绚烂花朵,无论四季交替,风雨交织,都有傲然绽放的美丽。聆听周迅的版本,我甚至忘记印象中这首歌耳熟能详的样子,油然而生一种充满励志色彩的感动,为周迅歌声里传达的那种脆弱、短暂,却又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而感动。

当之无愧是“天才演员”的周迅,和火星电台的合作始终有着浑然天成的默契,在音乐里始终高质量地呈现特立独行的魅力,所以,在《1227》这张专辑里,周迅的翻唱,是“致敬”抑或“超越”,其实都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这些对她来说很重要的歌,每一首都被她唱出了属于自己的那种特别。

从《夏天》、《偶遇》到《1227》,我觉得,作为歌手的周迅,实在是华语乐坛里难得的瑰宝,不仅是所谓“演而优则唱”里的佼佼者,她本身的演绎方式,早就打破了演员与歌手,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界限,她用对音乐的敏锐感悟,传递丰富的情感张力,搭配具备辨识度的声线与咬字,成就了“歌手周迅”独特的听觉体验——不符合常规定义中那种“完美”,却有着真实灵动,无可取代的美。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