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的故事围绕着一栋豪宅和3个家庭组成。代表寄生阶层的金基泽一家和雯光吴世泽夫妻以及代表宿主阶层的朴社长一家。一切从荒诞的计划开始,又在激烈的血腥屠杀中结束。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赤裸裸的展示了阶级矛盾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底层人民为了冲破阶级的桎梏而冲的头破血流。这里我不禁有个假设:如果金基泽一家没有出现在豪宅之中,朴社长和雯光夫妻也会发生流血冲突吗?金基泽一家与雯光夫妻同属寄生阶层,为何自相残杀?金基泽杀死朴社长到底是由于阶级差距引起的必然结果,还是恶意的欲望将人性吞噬才发生的流血事件。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分别针对这三个家庭的行为展开分析,探寻阶级与人性的异位关系。
当欲望无限放大时,人性的卑劣不分阶级
金基泽一家四口蜗居在地下室,母亲忠淑曾是优秀的运动员,父亲是经验丰富的司机。儿子曾多次参加高考,女儿对PS和绘画上很有天赋。这看起来十分优秀的一家人却都是无业游民,以在家给披萨店折包装盒纸为生。然而当披萨店员过来取包装盒的时候,对他们的工作提出质疑,因此扣除部分工资的时候,基宇表示同意却要求进入披萨店当兼职。
这里姑且可以当做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少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收益。当基宇取得朴太太的信任,成功当上了多慧的英文老师,他的第一念头不是如何教好这个学生,稳住饭碗,而是尝到了欺骗的甜头。
因为朴太太的单纯,他们栽赃陷害的计划轻而易举的实现了,妹妹基婷成功进入朴社长家,为了获得保姆的职位,他们不顾前保姆雯光的死活,给对桃子过敏的雯光身上撒桃子粉,伪造雯光得了肺结核的病。
当金基泽一家发现了藏于地下室的吴世泽,保姆雯光坦诚丈夫已经藏在这里达四年之久。雯光祈求每星期1次投喂即可,比喂狗都省事,并拿出身上所有的钱给忠淑,但此时的忠淑盛气凌人,对于自己栽赃陷害而获得的职位沾沾自喜,并打算报警处理雯光夫妻。
当一家四口成功占领了朴社长家所有的仆人职位。到这里他们就满足了吗?并没有,基宇和多慧谈起了恋爱。基宇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才进入朴社长家中担任英文教师,而朋友明确表示在多慧上大学之后正式向她表白,基宇枉顾朋友之义,捷足先登,还计划和多慧结婚,当他成了朴社长的女婿,那么他也成了豪宅的主人,他们一家与朴社长家成为亲家,成为地位相等的人,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有句话叫:“穷生奸计,富长良心”。非常贴切的形容了金基泽与朴社长两家的关系。金基泽一家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可谓奸计频生。通过雯光的嘴,对这一家人下个定义:貌似忠良,内里却是奸邪之口。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人性。而动物只有兽性。所谓人性,亦指人的道德属性,是人的善的规定性,是人的善的集中体现。
当金基泽一家的私欲一步步膨胀,而其没有能力通过正当手段满足时,依靠栽赃陷害甚至痛下杀手的行为,是人性的道德沦丧,那么即使这一家人成功跨越为中产阶级,在遇到相似的拦路石时,逻辑思维的惯性会使他们选择同样的手段消除阶级上升的障碍。人性如此,非阶级所决定。
良性寄生关系,是谓共栖
在金基泽一家出现之前,朴社长一家的生活可以称之为幸福的。女儿乖巧可爱,儿子古灵精怪。阿姨和司机都各司其职,且完成度评价满分。一切都看起来风平浪静,除了地下室的吴世泽。而她在朴社长家吃住皆无花销,但工资却比一般人高,可见她的钱要么用来还高利贷,要么用来给丈夫买生活用品。无论哪一种,都说明保姆的人品正直。另外,保姆是前主人推荐给朴社长一家,可见她得到了前主人的充分认可。且由于她对桃子过敏,最爱吃桃子的多慧不再吃桃子。在她离去之后,多灿还和她保持联系;朴社长也对他做排骨的手艺非常怀念。
足以见得,朴社长一家对前保姆无论出于情感还是工作,都非常满意且怀念。那么雯光夫妻对朴社长一家的态度呢?当雯光被无故解雇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愤恨之情,只是趁朴社长一家外出之际折返,恳求忠淑继续投喂他的丈夫,她会定期给钱。雯光的丈夫长期寄居在地下室,对于宿主朴社长,吴世泽充满感恩。濒死之际,当他第一次在阳光下见到了朴社长,他激动且郑重的说出了此生最后的一句话:我尊敬你。
生物学中,有一种寄生关系,叫做共栖:即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如织巢鸟将鸟巢安装在胡蜂巢上方,以防止猛禽攻击幼鸟,织巢鸟与胡蜂相安无事,共同生活。
这里两个阶级并没有产生对立和冲突。朴社长一家需要工人,雯光需要工作并供养丈夫,双方各取所需,并不存在利益冲突,是为共栖。带有偏见色彩的阶级划分
杜甫曾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批判贫富差距。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穷人是可怜的,无辜的,值得同情的。对立阶级的富人则是傲慢的,无礼的,甚至是恶毒的。影片的最后,朴社长和他的儿子被杀死,朴社长家破人亡。很多人说,那是由于朴社长和朴太太多次表现出对金基泽一家的鄙视,罪有应得。但必须指出的是,朴社长与朴太太在谈论“穷人的味道”“煮沸了的抹布的味道”时,都是背着金基泽一家(他们藏在桌子底下偷听到的),属于夫妻闲谈的内容。即使他们身上的味道确实难闻,朴太太也只是打开了车窗,捂住鼻子。内心的厌恶并未当面宣之于口,维持着彼此间表面的尊重。
另外,在雯光、尹司机被解雇时,朴太太隐瞒“真实的原因”(车震和肺结核),让他们体面的离开。金基泽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朴社长的规则,总是处在犯规的边缘,开车的时候专注聊天差点发生车祸,和朴太太在躲在卫生间的时候握住她的手(说实话,当时我以为他想吻她)等等。
这一系列的超格的举动都被接纳且原谅了。影片的最后,朴社长在拿车钥匙时,对吴世泽身上气味的鄙视,是压垮金基泽最后的稻草。但试问一下,一个在地下室生活了4年的人,不洗澡不见阳光,这样的人身上是什么味道?朴社长在儿子昏厥的紧急情况下依然不得不捏住鼻孔,可见吴世泽身上的味道之浓烈。如果说把这样的举动划分为阶级的优越感,对比当金基泽一家发现了地下室的吴世泽,雯光跪地祈求他们时,忠淑又是什么态度?忠淑极其恶劣的驳斥并趁机要挟,毫无同理心同情心。这样的态度是比优越感更加令人齿寒的人性的卑劣。
影片的杀戮始于基宇捧着那块代表幸运的石头到地下室对雯光夫妇痛下杀手,但被反杀,雯光已死,吴世泽怀着仇恨冲出地下室与金基泽一家展开搏杀,而朴社长一家,则是被殃及的池鱼。
贫穷不是原罪,恶意的欲望才是吞噬人性的凶手
影片以《寄生虫》为名显然是将底层阶级隐喻为寄生虫,一种寄生在别人身上,依靠别人的力量来获取能量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上所有的被雇佣阶级都是寄生虫。影片中雯光的丈夫吴世泽寄生于雯光,雯光寄生于朴社长。金基泽一家也寄生于朴社长。但是不同的人寄生方式也有很大区别。
金基泽一家,在寄希望于宿主的同时蚕食宿主,用雇主的血肉而滋养自己,最终达到吞噬宿主取代宿主的目的。这样的人,在我看来,称之为吸血虫更为恰当。
影片中忠淑说:金钱是熨斗,可以熨平有钱人的褶子。有钱人是善良的。即因为他们有钱,所以他们善良。因为我们穷,所以我们可以恶毒。穷,成了作恶的借口。
人类自原始社会发展至奴隶社会,阶级分化逐渐产生。风靡全球的英剧《唐顿庄园》展示的是20世纪10年代英国阶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工人们的解放运动即将来临,而唐顿庄园却依旧遵循着旧时生活方式,庄园经济曾经代表着阶级斗争最为激烈的一个时代。但唐顿庄园展示的却是贵族与仆人相互帮助,相依为命的故事。
所以即便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时,依然有对立的两个阶级相处融洽,甚至相互依存的现象存在。因此,阶级,并不是人们水火不容的必备要素。只有当不同阶级的人拥有不同的人性时,才会碰撞出巨大的差异。
善良的人们在一起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