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多少年时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收藏、评论,未经小多少年时授权不得转载。
曾经受到前辈导演影响的库布里克,现在轮到他成了很多人获得灵感的源泉:
《2001 太空漫游》中对于人类开拓宇宙的探索和预言,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本性之间冲突的探讨,即使如今看来都显得新潮与超前。
《发条橙》作为影史上最早关于人类精神领域探索的作品,其中关于社会道德的讨论和演绎,成为电影中的典范。
《闪灵》探讨了家庭关系、人类内心恐惧和人性阴暗。
《全金属外壳》是对于战争和历史发展的反思。
《奇爱博士》是对于人类社会结构和对技术的无限依赖的讽刺。
可以说,库布里克将电影作为工具,把电影可以承载的深度和广度都利用到了极致。他在电影史上烙下自己的印记,并且产生了一大批模仿者。
史 蒂 芬· 斯 皮 尔 伯 格(StevenSpielberg,美国)常说,如果没有库布里克,他永远不会拍摄像《第三类接触》和《E.T.》这样的影片。后来,他又完成了库布里克的遗作《人工智能》。
詹 姆 斯· 卡 梅 隆(JamesCameron,加拿大)在其执导的《阿凡达》与《终结者》中,对技巧的掌控和表现多元性的宇宙,雷德利·斯科特(RidleyScott,英国)在其执导的《异形》里的缓慢节奏和恐怖氛围,以及《银翼杀手》里的堪称惊悚的人机对抗,均明显地受到库式作品风格的影响。
克 里 斯 托 弗· 诺 兰(ChristopherNolan,英国)能否成为下一个库布里克?《星际穿越》上映后,很多人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审美特征是他俩的共同点;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同时还能在好莱坞精英阵营中保有标杆的地位,也凸显了他俩相同的能耐。
诺兰曾经多次提到《2001》对他的影响:“《2001》拥有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宇宙与生命及人类的关系。说实话,我现在还依然不敢说已经将《2001》完全看懂,我需要再看,去寻找其中更为深刻的那些部分!”谈到库布里克时,诺兰说:“库布里克总能冷静地用最适合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库布里克没有让电影这件事情更复杂,而是尽量做到简洁,但达到的效果反而会很好。”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肯定需要多次观看才能体会到它的深刻内涵,因为影片巧妙地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诺兰具有库布里克一样的驾驭大制作的气魄,二者将宇宙当成抒写的画板,轻松地跨越多维度的空间,同时穿插着人类的进化和自省。虽然是科幻片,但诺兰像库布里克一样,致力于严谨的科学性,他周围聚集了一些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帮助他写剧本。
通过他们的电影向库布里克“致敬”的导演还包括:执导《消失的爱人》的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执导《灵师》的保罗·安德森(PaulAnderson)、执导《亡命驾驶》的尼古拉斯·雷弗恩(Nicolas Refn)、执导《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执导《皮囊之下》的 格 雷 泽(Jonathan Glazer)、 执 导《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AlfonsoCuarón),等等。
从大的技术形式,精确到一个细小的镜头,他们从不忘记讲一个故事,触及宇宙的庞大和人类的反思。这种深刻的、成熟的和现代的科幻片,终于可以因得到影评人和影迷们的青睐而向世人炫耀了。小编微聊:恐怕只有看科幻电影的时候,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宏伟壮阔。那么问题来啦,你最喜欢哪位科幻电影导演呢?
本文节选自第34期《少年时·21世纪的电影》一书。原创不易,欢迎大家关注、转发、收藏、评论~小编给各位读者比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