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 > 新闻正文

透过“情绪”去解读:为何是《杀破狼·贪狼》,让古天乐加冕影帝

“演技”的最早解读见于亚里士多德,他说“演技应是以正确的语调和姿态,来诠释不同的情感!”。所以“演技”这一词汇蕴含了两个要素要求:第一是“正确”;第二是“情感”。

而什么是情感?《礼记·中庸》用“喜怒哀乐”四字来泛指一个人可以有的各种情绪:或悲伤、或开心、或愤怒、或惧怕……“

如果用一句更简单的话去说,那便是:一个好的演员要在正确的场景和时间中,用正确的语调、姿态去完整的诠释一个人该有的开心、悲伤、惧怕。

如此,方可谓是有演技。

简单么?其实很简单,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该怕时怕就行!

很难么?其实也很难,演员千千万,但担得起一句“有演技”的,却终究只是那一小撮人。

同样反向推断,我们可以得出:一切没有演技的人,皆在于他们未能在正确的时间完整的传达出人物角色该有的情绪,而这种表演风格可以被翻译成两种更为露骨的词汇去代替,一个是“尬演”无药可救,一个是“面瘫”亦褒亦贬。

(*下文4400字,且含有大量动图,建议无线网状态下阅读,效果更佳*)古天乐的“面瘫”演技法

古天乐23岁成为TVB训练生,24岁正式出道,1994-2018的24年时间里影视作品无数、佳作无数、人气飙升无数,但演技却一直不被专业人士认可。

而原因?则是因为古天乐长了一副太过帅气的面庞。

“长相帅气”对于明星是一把利刃,它可以所向披靡,快速的占领流量高地,但“长相帅气”对于演员则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将演员的百分努力顷刻化为乌有。

如果古天乐单纯的想做一个奶油小生,也就罢了,靠着长相吃饭对于古仔来说是一件颇为轻松地事情,但问题在于:古天乐偏要靠实力吃饭!

在古天乐早期的《创世纪》中,他便尝试了不同于偶像派人设的反面角色:张自力。张自力一角从阳光少年长成为工于心计、阴沉自私的青年,其人表面和善,却擅长于背后捅刀子,这些种种异于偶像角色的设定对于古天乐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自我摧毁!

多少明星,因为演坏人演的太过出色而被观众记恨!就此深栽其中,不能脱身,2001年的冯远征便吃过这样的苦,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他十余年摆脱不了家暴人设。而古天乐也差点成功,时至今日尚有许多人对张自力一角气得咬牙切齿。

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张自力一角让人气愤的原因是在于这一角色在剧中做出的诸多可恨和荒唐之事,所以对于观众而言人们气愤的点是在于事情本身和角色本身,而不是在于古天乐表演出来的“可怕感”,毕竟依旧有无数的人会在古天乐“恶毒”的时候还会说上两句:“哇塞,古天乐好帅,就连生气都帅……”

所以观众总是会在在看到古天乐的第一瞬间首先是被他的长相吸引,然后才会轮到角色本身,甚至角色无论怎么去丑化也没用,还记得那个“《圆月弯刀》中那个平平无奇的丁鹏”么?是的!即使导演说、剧中人物说:“这个人长的就是平平无奇”也没用!观众的眼睛毕竟是雪亮的。

哭笑不得这种感觉,古天乐一定经常感受深刻。

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不得不提,那便是在饰演张自力一角时,古天乐已经处于“黑皮肤”状态,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再推两年即1997年,那一年古天乐在演完《圆月弯刀》、《阴阳路》等作品以后便发觉到了前面的那个问题:“似乎人们在讨论古天乐的时候,关注的焦点永远先是他白皙、粉嫩的长相。”

于是在与经纪公司商量和分析以后,古天乐决定改“色”换“肤”,从1997年开始古天乐慢慢的变黑,除了黑色皮肤更显健康、硬朗以外,他更是希望是人们可以就此忽略他的长相,而专注于他的演技本身,这种“自残”时的变丑方式,大抵也就只有古天乐可以做得出来。

虽然这一黑便是20年,但从1997-2017的20年的时间里,古天乐依旧与“影帝无缘”,在最能彰显演技的电影领域奖项评比中颗粒无收,倒是《创世纪》、《寻秦记》为他带来了几个不咸不淡的“视帝”大奖。

2008年《门徒》第一次提名金像最佳男主,2014年凭借《扫毒》第三次提名金像最佳男主,三次陪跑只为古天乐换来了“面瘫”称号。

因为在诸多电影中,无论是哭还是笑、抑或是怒和喜,古天乐除了眼角的泪水和鱼尾纹有变化以外,他的面容基本是不动的,犹如雕塑一般,而这种相似的表演风格不仅仅只在哪一部电影和哪一个角色,它基本成了古天乐的“杀手锏”,适用一切作品。

有人说这是因为古天乐片约太多,来回穿插和奔波的演艺工作很难再让演员有时间去用心琢磨角色本身的故事和内心波动。

这个理由,其实很对!

古校长的善举不再赘述,但知道的人自然都会送上点赞的大拇指和满分敬意,所以即便从未拿过影帝,古天乐在观众心中依旧是后港片时代的领导者和实力派,这是他多年打拼的结果,这种认可已经渐渐的超脱于演技本身。

但终究,属于古天乐的影帝称号还是来了,而这部作品便是《杀破狼·贪狼》,如果用过往的表演风格去映照,古天乐在这部作品中采用的依旧是“面瘫”式演技,只是这次他“碰”对了!喜怒哀乐,一应俱全

亚里士多德对“演技”的阐述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在“正确的时候表演正确的情绪”,在《杀破狼·贪狼》中,李忠志(古天乐)年轻的时候遭遇妻子死在眼前,中年以后又遭遇了与女儿的生疏和间隙,然后又面临着女儿的失踪,再结合一个刑警每日的工作环境。

一个被生活摧残到体无完肤的中年警察就这样立于屏幕,而这样的人?情绪不外露和身上彰显无疑的颓丧一定便是他每一日的最多状态。

他出现在拿起短刀的屠夫面前,突然的抓住了屠夫的双手和刀背,然后死劲的将它们往屠夫的脖颈按去。

生死时刻的屠夫自然奋力一搏,但早已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李忠志面目狰狞,眼珠子往外凸出,脸上的每一滴汗水都在快速的抖动。

在一番争斗无果以后,李忠志突然弯下头,用牙齿咬住了屠夫的耳朵,而因为疼痛瞬间失去力气的屠夫,便就此被刀片切割进了喉管。

就在此时,李忠志用力一扭手臂,头颅抬起,一面是满嘴都是血的嘴巴,一面是撒了一地的鲜血。

此刻的李忠志,已经被愤怒淹没了一切理智,而此时的古天乐也在这部电影中再次完美的展现了另一种情绪。

结语:

话及于此,古天乐化身的李忠志如果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以及“喜怒哀乐的定义”,这部电影中古天乐已经完全符合“演技”的一切要求,这便是古天乐可以凭借《杀破狼·贪狼》拿到影帝的原因。

完美的演技表现+完整的情绪表达,再加之古天乐出道24载的兢兢业业,给一个影帝,有理有据!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