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的小成本惊悚电影《蒙上你的眼》很难不被拿来和同类型的大热影片《寂静之地》作比较。
确实,这两部上映时间相差仅仅一年的电影,在某些设定上实在是太过相似,以至于不明所以的观众很可能会误以为它们是同一个系列的姊妹篇。
电影《寂静之地》(A Quiet Place)讲述了一个“绝对不能出声”的故事:不知何时,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生物,它们没有眼睛,听觉灵敏,行动迅速,力大无穷。它们以声音辩位、狩猎,所有发出声响的人类、动物都会被杀死。
而《蒙上你的眼》(Bird Box)则是一个“绝对不可目视”的故事:一夜之间,我们周围出现了许多没有身形,却可怕诡异的怪物。人类一旦看到它们,就会被神秘的力量蛊惑心智,或悲伤、或绝望、或惊惧,但是毫无二致地,每个人都会在迷失中自杀献身。
这两部影片,一个在“听”上做文章,一个在“看”上下功夫。在设定“对称”的同时,电影中的主人公恰巧又都是怀孕的女性,她们不但要在荒凉的末日世界中寻求安身之所,还要想尽办法照顾幼小的孩童。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姊妹篇”的感觉。但事实上,《寂静之地》和《蒙上你的眼》设定上的“撞车”真的只是巧合。前者是原创剧本,而后者则是由乔什·马勒曼(Josh Malerman)的同名小说改编。
另外,在电影口碑上,两部电影也有明显的差异。《寂静之地》虽然曾以黑马的姿态引起过观影热潮,还趁热打铁将续集的制作提上日程,但是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喜欢的观众对于电影的新颖的设定和惊悚氛围大加赞赏,不喜欢的则认为情节漏铜太多,难以自洽。
相对而言,《蒙上你的眼》虽然热度稍逊一筹,但是口碑却较为坚挺。各大网站的评分成绩也更加优异。
电影《蒙上你的眼》优点很多,但如果要总结出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看点,那么我觉得,非电影中的克鲁苏神话内容莫属了。这个词汇看起来似乎很陌生,但是不用着急,因为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小众的文学体系——克鲁苏神话
克鲁苏神话并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北欧神话”、“希腊神话”、“印度神话”,克鲁苏神话其实是一种恐怖文学体系。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是由恐怖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为基础,经过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林伍德·沃鲁曼·卡特等人完善整理而形成的衍生神话。
在克鲁苏神话中,各路神灵都古老、神秘,他们具有人类无法理解的思维能力和科技水平,他们没有感情,不分善恶,对弱小的生命体持冷漠、忽视的态度。神灵们有着众多的种族,比如“旧日支配者”、“古老者”、“伊斯之伟大种族”、“深潜者”、“修格斯”等等。
克鲁苏神话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集体创作性。长久以来,恐怖文学始终是一个较为小众的文学分支,其中风格独特的克鲁苏神话更加难以走进大众的视野。1960年,德雷斯公开了克鲁苏神话背景的使用权,这表示,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无限制地进行相关故事的创作。这一举动对克鲁苏神话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知名作家都自发加入了克鲁苏神话的创作队伍,其中不乏斯蒂芬·金等行业领军人物。这不但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克鲁苏神话的框架和脉络,还大大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知名度。
而真正让克鲁苏神话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熟知,还是由于网络文学的发展。随着网文的兴起,大量的创作者不断涌现。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曾经小众的克鲁苏神话也常被引用和借鉴。
在中国网文界,最知名的克鲁苏作品可能就属《诡秘之主》了。这部风格独树一帜的小说,多次登顶网文榜单,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和广泛的好评。当然,《诡秘之主》并非典型的克鲁苏神话,而是以此为背景进行的本土化创作。越来越受欢迎的克鲁苏神话电影
当然,近年来,影视领域的克鲁苏神话作品也是佳作频出。诸如电影《湮灭》、《迷雾》、《水形物语》、《蒙上你的眼》等等。所以我们就从这几部电影入手,来看看该类型影片的典型性特征。
1、科幻性
很多时候,克鲁苏神话电影,其实也可以归类到科幻片的分类中去。电影中的主人公们常常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未知、神秘的事件进行调查。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接近真相,人物就越会恐惧和迷茫。
在《湮灭》中,女主人公莉娜的丈夫凯恩被派往一片光幕笼罩的地区执行任务。结果整个小队全部牺牲,凯恩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即便如此,归来后的凯恩也开始了器官衰竭,眼看命不久矣。作为生物学家的莉娜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由和丈夫的经历,参加到了新的探险队伍之中。
进入到光幕里后,莉娜等人不再具有长时间的记忆,每天醒来脑中都是空白。各种各样前所未见的杂交生物更是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莉娜一行试图将这些怪异的现象归结为光束对DNA结构的影响。但是越接近光幕中心,她们的科学理论就越站不住脚。
克鲁苏神话诞生于近现代,在不断被丰富的过程中,自然地体现了现代创作者的科学化思维。所以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一切诡异事物时,总是试图为其寻找最为合理的解释。科学也成了唯一能捍卫世界观、战胜未知数的利器。虽然,由于“人与神”能力差异的设定,使得现代科学总是无法与克鲁苏神的强大影响相抗衡,但是科幻性成了该类作品最常见的特征之一。
2、不可探知性
在其他神话体系中,人类往往是由神祇按照自身形象创作出来的。所以,神,总是具有和人相似的外貌。稍有夸张的,也不过是中国、印度等神话传说中的三头六臂。
但是克鲁苏神话中的神们,多数具有极其可怖的外形。有的像云团,有的像泥沼,有的具有无数触手,有的只有巨大的眼睛。他们更像是外星人或者高维度的神秘生物。比如《迷雾》中遮天蔽日的巨兽,四处横行的怪物,再比如《水形物语》中的鱼人等等。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克鲁苏神是“不可窥探”的。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当主人公通过调查,发现克鲁苏神才是这个星球上最早的统治者,意识到他们掌握着人类无法理解和企及的科技水平时,必然会因为自身的渺小陷入绝望,甚至走向毁灭和死亡。这也就是“不可探知”的根源所在。
电影《蒙上你的眼》中,对这种“不可探知性”做了一定的修改:突然出现的怪物无法用肉眼观察,可一旦他们选择被你看见,你就会他们的力量蛊惑,自杀献身。
3、反 宗 教性
既然克鲁苏神话是一群作家人为创作出来的,那么作为“造神者”,他们必然对各类宗教、信仰嗤之以鼻。这一态度也明显的反映在了作品之中。
《迷雾》中的传教者最开始是所有人的希望,她试图带领大家克服恐惧,走出绝望。但是不久后,就因为被过度崇拜而迷失自我,甚至将自己视作神的化身。《蒙住你的眼》中,唯一可以直视怪物的竟然是一群精神病人,他们成为了克鲁苏神疯狂、邪恶的崇拜者,到处猎杀幸存的普通人。克鲁苏神话与电影宇宙
我们曾经在其他文章中讨论过电影宇宙的概念,电影宇宙不同于系列电影,而更像是多个电影系列的合集。它们共享着同一套世界观、故事体系和人物关系。目前最成功的就属漫画作品衍生出的漫威宇宙了。
那我为什么如此笃定“克鲁苏神话”一样可以打造出电影宇宙呢?
首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完善,克鲁苏神话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框架。神祇种族众多、充满恩怨纠葛。几乎每一部关于克鲁苏神话的影视、文学作品都能在体系中找到准确的归属。这使得将多部作品进行关系和勾连成为可能。
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积累,克鲁苏神话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漫威众多高人气的漫画原著一样,它们的存在,为影视化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上文所提到的《湮灭》、《蒙上你的眼》等电影,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克鲁苏神话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现在,观众普遍被大场面、大制作的影片轰炸到审美疲劳,当飞天、遁地,机甲、猛兽都已经无法刺激起他们的肾上腺素时,集神秘、诡异、惊悚、科幻等元素于一身的克鲁苏神话则必然能够以黑马的姿态在电影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水形物语》等影片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