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新闻正文

缘何?“有眼色”的哨兵作检讨,“重礼节”的战士挨了批

“有眼色”的哨兵为何作检讨

■段学锋 迟贵元 王 冬

相关规定

卫兵受领班员领导,执行下列卫兵守则:时刻保持警惕和高度戒备,严密监视警卫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岗位,武器不得离身;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不得有任何影响卫兵形象和警卫任务的行为……

去年一天上午,第8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连长王龙来到营院门口,发现此刻本应在岗哨的新兵小邹,正在忙着打扫岗哨旁边花坛的卫生。“哨兵!”“到!”一声响亮的应答后,小邹立刻归位。

“你在干什么呢?”看连长有些疑惑,小邹忙解释说,他上岗之后,看到岗哨旁边的花坛有些脏乱,就想趁着站岗的机会顺手“做做好事”。

王连长了解到,小邹刚下连不久,很想在工作中干出一些亮点。那天他看到花坛有些脏乱,想起入伍前家人“眼里要有活”的叮嘱,便在站哨时顺手打扫了一下。就在小邹为自己“有眼色”而欣喜时,没想到却受到连长的严肃批评。

王连长告诉小邹,岗哨是部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现在官兵都在训练场,如果这时发生紧急情况,哨兵却不在哨位,来不及进行处置,就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作为哨兵,小邹虽然主观意愿是好的,却忘记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营队安全形势分析会上,营党委组织大家剖析小邹的经历。大家认为,岗哨既是营区的安全保障,也是营队秩序是否正规的体现。哨兵的军人形象、履职尽责情况,反映了单位管理与建设的水平。营队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个别官兵站岗时有偏离岗位职责的现象。比如,有的着装不规范、登记不认真、夜间不按规定询问口令;有的感到不会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存在麻痹思想,缺乏忧患意识,站岗时不够警觉。

出现安全管理隐患,必须严格按相关要求抓好整改。该营各连队及时组织官兵认真学习条令条例,引导官兵增强爱岗敬业意识,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行。营队依据规定要求,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列出“哨位履行职责问题清单”下发官兵,组织大家逐一对照查问题、自我剖析抓整改。今年以来,营队还组织进行了多次应急演练,锤炼检验哨兵的应急处置能力。

受到严肃批评,认真学习条令,小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连队学条令讨论中,他主动作了检讨。此后站岗时,他严格按规定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持高度警惕。前不久一次夜间查哨,他准确使用口令、规范回答提问,受到上级表扬。

“重礼节”的战士为何挨了批

■赵 明 陈天靖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治国

相关规定

军人不敬礼的时机和场合:在实验室、机房、厨房、病房、诊室等处工作时;正在操作武器装备和位于射击、驾驶位置时;在浴室、理发室、餐厅、商店、洗手间时;着便服时……

南疆军区某合成团二营上等兵小王万万没想到,自己在炊事班操作间给来连队检查工作的机关领导敬了一个军礼,却受到了团督导组的批评。

那一天,小王正在食堂忙着切菜。一名领导走到他身边,向他询问工作相关情况,小王立刻向领导敬礼,并作了回答。

“当兵前,家里人嘱咐我‘礼多人不怪’。来到军营,条令规定见到干部要敬礼,班长也经常要求大家注重礼节礼貌,我就是这么做的,咋就挨了批?”受到批评后,小王觉得有些委屈,“以前只听说过礼节礼貌不周被批评,哪想到这次‘礼多也要怪’。”后来,小王通过强军网的战士论坛反映了相关情况。

小王的经历在网上引发了一些官兵的讨论。有战友留言说:“不敬礼要挨批,敬礼也要挨批,那以后见到干部是不是要绕着走?”

“小王被批评的原因,是敬礼的时机和场合与相关要求不符,这反映出个别官兵对条令条例学习不够深入,掌握不够准确。”督导组成员韩俊杰及时留言对当时情况进行了说明,“个别连队片面强调要战士‘礼节宁多不要少’,却不注重把具体要求进行细化明确,没有结合学习贯彻条令条例给大家说清楚在哪些场合不用敬礼。”

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必须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谈举止。在网上看到大家的讨论,团政治工作处主任李嘉斌也及时与小王进行了沟通。李主任感到,对战士敬礼不分时机场合的批评,确实点出了问题所在,这也是对官兵认真学习条令条例的一种督导。

这段经历引起了该团领导的持续关注,团党委感到,问题出在基层,根子却在机关。个别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考核工作,基层稍有不周,就容易被扣掉“印象分”,这也容易导致基层片面强调礼节礼貌问题,却忽略了不需要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为查找纠治类似问题,该团组织官兵开展“找找身边还有哪些与条令不符的现象”大讨论。诸如称呼副职去掉“副”字、帮领导掀门帘开车门等问题,被一一摆上桌面。

团队结合“学法规、用法规、促正规”活动,从军容风纪、规范称呼等点滴小事抓起,引导官兵学习理解条令内容,依法规范言行。同时,加强机关作风教育整顿,要求机关干部依法办事,树牢为基层服务理念。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纯洁内部关系。

如今,该团官兵能自觉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行,日常交往健康清爽,机关和基层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小王表示,通过深入学习,自己对今后准确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心里更有数了。

谨防细节引发 “蝴蝶效应”

■樊江伟

条令条例作为我军的基础性法规,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科学的指导性和普遍的约束力,是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基础。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要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细节就没有整体。部队教育训练、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是由诸多细节链条组成的,每个细节都连着战斗力。贯彻落实条令条例,不能仅盯着大项工作抓眼前搞突击,更要盯着长远打基础,注重细节落实。比如,条令条例规范了军人在不同时机和场合的礼节,不分场合敬礼,看似是礼貌尊重,实则是一种形式主义;执勤哨兵应时刻保持警惕和高度戒备,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岗位,哨兵擅自离开岗位分心走神,小则可能影响营区安全,大则事关战友生命安全和战争的胜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往往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实践证明,许多事故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在细节上失之粗疏。因此,只有关注一个个细节,做好一件件小事,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才能养成严格按法规制度办事的行为自觉。

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落到实处。凡是条令规定要做的,必须坚决执行;凡是条令规定禁止的,绝对不能违反。各部队要常态化组织官兵学习理解条令内容,教育引导官兵增强条令意识,养成遵守条令的行动自觉,努力塑造出军队好样子、军营新面貌、军人新形象,用铁的纪律正规部队各项秩序,促进战斗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69225部队)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