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明星 > 新闻正文

原创 《还珠格格》里有一幕小时候想不通,现在终于懂了!

《还珠格格》剧评 第十期

《还珠格格》里有一幕,非常想不通:紫薇小燕子把香妃放走,乾隆要砍他们的头,在去往刑场的路上,沿街都是老百姓求情!行刑之前,还是老百姓求情!尔康箫剑永琪劫囚,把她们带走,老百姓欢呼雀跃!

那时候看这画面,就觉得有点……细思恐极(公然支持违法乱纪),最近在网上看了看影迷的交流贴,同样对这情节想不通。深宫中的格格,为什么可以认识这么多老百姓?即便认识,老百姓为什么看好她们?说实在的,王公贵族怎么样生活,好像对水深火热中的平民并没有什么影响。

同样的疑惑也存在于第一部,小燕子替紫薇当了还珠格格,游街的时候,百姓们依然热情,仿佛当格格的是自己女儿一样!要知道,对于一件皇家大八卦,人民的反应是热议才正常啊。

现在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想通不少:

可能一:老百姓是真的喜欢两个格格

还珠格格和紫薇格格(明珠格格)和宫中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怕抛头露面。虽然她们不会刻意制造舆论,但也不排斥做了好事留名。比如这一幕:小燕子被翰轩棋社的老板坑了,好不容易逃出来,尔康永琪为了报仇带着官兵去了棋社,把老板老板娘抓去砍头,临走前说了句是还珠格格为民除害。犹记得,杜老板老板娘被关在囚车里往外押送的时候,沿街都是老百姓欢呼叫好。虽然可能这些百姓并没有被棋社坑害,但这就是大众心里:喜欢站在吃瓜群众的角度评价实时,一不小心就把个人好恶带到事件中。你看,他们从此就很喜欢还珠格格。

或者时间还可以追寻的更早:小燕子是大杂院出身!紫薇到了大杂院也变卖首饰接济穷人。最重要的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柳青柳红的酒楼,雇佣的都是大杂院里的可怜人!比如小鸽子。而柳青柳红做好事,都是以还珠格格名义,毕竟他们的发家和格格分不开。你看,一传十十传百,别的格格都在学习礼仪,可是这俩格格早就名声在外了。

可能二:有心人煽动

敢做这事的,都是懂政治的,可能是箫剑,也可能是尔康。他们最知道民意对统治者的压力,但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步,因为一旦暴露,就要被订上“揣摩上意”的罪名。因此他们不可能自己露面去办这件事,起码尔康不可以,媒介就只能是柳青柳红。

这也是为什么当皇后捅出来他们经常一群人去酒楼聚会皇帝会震怒。因为保不齐格格阿哥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民间别有用心者做出什么,轻则引导舆论,重则以公谋私。要知道乾隆年间,社会的政治气氛相当紧张:有频繁爆发的农民起义,有地方官吏贪污严重,还有偶尔出现的以文学暗讽皇室(文字狱),总而言之乾隆很受伤。

可能三:这是琼瑶想当然的设置

最后一个可能就是,作者本人也没有想那么多,为什么老百姓喜欢还珠格格呀?观众喜欢啊,为什么劫囚后他们会欢呼呢?观众心里也在欢呼呢!这里将观众自然而然带入到剧中围观者的视角,剧里人的举动,其实是观众最想要发生的事情。

这种设置体现在诸多作品里,最常见的就是金庸。比如《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于光明顶上解救明教教众,观影时那紧张的心情,仿佛把自己带到主角身边了;再比如《射雕英雄传》杨过初出茅庐对战金轮法王,戏弄霍都。后来杨过成为鼎鼎大名的神雕大侠,在郭襄的生日宴会上送来三件礼物,瞬间把所有人注意力都吸引来了,那个时候作为观众,又奇怪的为他骄傲。殊不知,周围欢呼声,正是你的心声表达。这又是编剧的艺术。

后记:

把最近看的影视剧作为剧评,编成几期。有人留言“看剧用那么累吗?”,可是剧评不就是干这个的?不知道见到解读红学的书,你会不会也说一句贾宝玉林黛玉简单谈个恋爱,你用那么较真吗?!

今天的话题灵感来自于某乎(不能打全名,因为不同平台,不知道会不会有屏蔽)的一个提问,对这个提问想了很久,把我认为的答案编辑写在这里。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