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女性 > 新闻正文

爱耳日:儿童中耳炎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儿童对这些情况下的中耳炎保持警惕

儿童中耳炎发病率上升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近年来,儿童中耳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

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荆千成介绍,近年来,医院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人数急剧增加,其中许多患有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鼻咽的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交界处。如果腺样体增大,会堵塞鼻窦,鼻咽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容易逆行到中耳,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孩子出现这几种情况,警惕急性中耳炎

宝宝还小,不会说话。另外,急性中耳炎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那么我们如何观察宝宝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呢?什么情况下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1.发烧

发烧是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如果您的宝宝连续3天出现37.5以上的发热,且服药后发热持续,需要考虑到您的宝宝可能患有中耳炎的可能性,尽快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2.挠耳朵

孩子在2岁之前分不清哪里疼,但是他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你。如果他一直摸,挠,拉耳朵,想想他是不是得了中耳炎。

3.摇头

左右摇晃脑袋也是中耳炎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耳朵的不适,婴儿会通过摇头来缓解症状。所以,如果你发现宝宝坐立不安,摇头,你应该认为他的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暴躁,不停地哭,晚上因为疼痛睡不好。这时,马上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

急性中耳炎发生时,中耳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黄色分泌物会流出。如果孩子耳朵周围出现干性皮肤,要注意。

6.听力不好

鼓膜渗出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发现宝宝对你的电话反应迟钝,让他忽略几次,尽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这些因素,可能会让宝宝患上急性中耳炎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如感冒、鼻炎、咽炎。中耳与鼻管和咽管相通。当鼻咽部有大量细菌时,这些病原体很容易进入耳朵。因此,当你的宝宝感冒时,要特别注意他的耳朵是否有异常。

2.躺着喝奶

来自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当婴儿仰面喝水和牛奶时,水或牛奶会流入鼻咽部,这可能导致中耳炎。所以,宝宝喝牛奶或者其他饮料的时候,要抬起头,随时把流出来的水或者牛奶擦掉。

3.疲劳

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规律的生活、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所以,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保证他得到足够的休息。

4.游泳

游泳时,水会从外耳道进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没有洞,水就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但如果游泳池人多,清洁不到位,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口鼻进入体内,引起感冒,进而引发中耳炎。

5.吸烟

欧洲研究报告显示,在家的人吸烟,容易诱发中耳炎。即使你把那个吸烟者开到阳台上抽烟,他的头发和衣服也会沾上香烟的有害物质。当他再去抱宝宝的时候,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被吸附

在宝宝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6.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7.外出

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8.治疗中断

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宝宝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怎样预防宝宝中耳炎?

1.中耳炎是导致婴幼儿聋哑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定期让孩子预防接种,从小注意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2.天气寒冷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要让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耳朵内常有脓液流出的孩子,一定要经常将他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具体做法是:将孩子的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变直张开,再用消毒棉签轻轻进行清洗。

4.在孩子洗澡、洗头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两个耳孔,防止污水进入耳朵。此外,不要让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导致听力受损。

5.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