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女性 > 新闻正文

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害羞怎么办?这样做可以使他更加慷慨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朱冬生主任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父母发现,当孩子长到六七个月的时候,他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害羞。以前谁都能抱他,谁逗他谁就会笑得很开心,很有魅力,现在好像突然变了自己。当一个相对罕见的人想要靠近他时,他不愿意用手推开或者干脆把头转过去躲在父母的怀里。有些人甚至用哭来抗议。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常见的“认学生”阶段。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一开始无法识别陌生人,然后就能缓慢而敏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察觉人的细微变化。进入“认学生”阶段的孩子,会因为被陌生人或陌生事物包围而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所以他们,一般来说,父母在遇到孩子这种“认可”表现的时候,不用太着急。“认可”期通常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但如果孩子总是过于“认可”,就很难接近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社会关系。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成功度过“认可”期,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呢?

1.理解并接纳孩子

有些家长总喜欢给孩子贴标签:“你看,我家孩子太胆小了,每次见人都很害羞。”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变成了父母所说的“胆小怕事”。当孩子在遇到陌生人或陌生事物时感到害怕和不安并选择回避时,父母首先要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要强迫孩子,不要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耐心帮助孩子缓解社交恐惧,勇敢自信地度过“对生活的认可”期。

2.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人或事物

孩子的社交恐惧源于他对人或事的不熟悉和不安全感。所以如果孩子比较害羞,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和陌生人接触,也可以和一些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接触的人多,见识也多,所以胆子会逐渐增大,处理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多。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如果父母总是喜欢呆在家里,不善于社交,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接受陌生人或事物。因此,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孩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学习社交技巧和基本的社交礼仪,从而变得更加大方和受欢迎。

(通讯员林)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的原始内容,违者将被起诉。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