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女性 > 新闻正文

女人内裤上有黄色的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别担心,或者和这些原因有关

今天,在小九上网时,我看到一个帖子:

评论区网友分享经验:

"自从流产后,白带几乎消失了."

“我从来不搓,从来不黄,你一定是病了。”

“大多数情况下,我换的内衣和干净的不会有太大区别,偶尔会有一些分泌物在上面。”

看到大家的回复,小九又想科普了,决定写一篇文章告诉大家,内裤上的分泌物真的需要警惕!

一、女性内裤上的分泌物,是什么?

除了生理期,内衣或多或少都会被一些分泌物污染。这些分泌物是黏黏稠稠的,呈淡白色,医学上称之为“白带”。白带部分由宫颈腺分泌,部分由阴道壁分泌,部分由子宫内膜腺和阴道口附近的大腺体分泌。

在白带中,从粘膜上脱落下来的上皮细胞、大量的阴道杆菌、还有少量的白细胞被包括在内。当阴道内的旧细胞完成“死亡”的使命时,新细胞取代了它们的位置,这些旧细胞会随着分泌物流出。

可以说分泌物其实是女性私处的“自洁清洁剂”,可以帮助阴道保持健康的酸碱平衡,以抵御外界感染.另外分泌物还可以保持私处湿润,避免干燥引起的瘙痒。

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分泌物偶尔会弄湿女性朋友的内衣,让她们感到不适,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分泌物确实有助于维持私处的正常功能,属于身体的正常生理分泌物。

二、分泌物发黄,不一定病了

正常白带一般呈现白色稀糊状或蛋清状,粘稠度高,没有腥臭味,分泌量很少,不会给身体带来明显不适。

对于妇科医生来说,白带的颜色和质地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病人的病情。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白带的变化并不代表女性隐私有问题。

事实上,白带的形成与女性激素,密切相关,它会随着年龄、月经周期、是否妊娠.的变化而变化。以月经前后的变化为例:

女性排卵期,白带分泌物会增多,呈透明的蛋清状;在月经期前后几天,白带的数量也将增加,它将是浑浊的,白色的,甚至黄色的;在排卵结束后,白带的数量自动减少并变得更厚。

此外,在女性妊娠期、或者较大压力、高强度运动,等情况下。白带量会增加,所以不需要因为偶尔变色和分泌物增多而过于紧张。

最好以“自己”为参照,如果分泌的白带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也不用太担心。

三、这些异常,提醒你要检查了

当然白带也是女性私处健康的“反馈”。如果白带异常突然出现并伴有外阴红肿、私处瘙痒、疼痛,应引起注意。通过关注白带异常,有可能尽早发现疾病的线索。具体的白带异常包括:

脓性、泡沫状白带:白带是黄色或黄绿色的泡沫,的一种,有点像浓稠的鼻涕,伴随着腐臭味,和下身瘙痒.女性经常会有这种感觉,这种症状很可能是由虫性阴道炎.引起的

508/44550.jpg" />

豆腐渣样白带:白带呈凝乳或豆腐渣样的块状物,伴有外阴瘙痒、灼痛、X交痛以及尿痛,有可能是假丝酵母菌病(通常称为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表现。

血性白带:如果不是在月经期,也没有明显的炎症或创伤,却表现出白带中混有血丝,血量多少不一,很可能是恶性肿瘤引起的异常出血,此时应及时就诊,需做宫颈刮片及阴超,必要时需要做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术

灰白色、鱼腥味:灰白色是阴道细菌感染的明显特征,并且伴有鱼腥味,强烈的瘙痒感,是阴道内细菌平衡失调的表现。


水样白带:白带稀薄如水状,并伴有腥臭味,常见于晚期宫颈癌、阴道癌,也有可能是输卵管积水引起的,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四、白带异常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现自己的白带有异常,别先急着找医生。先想想发现异常前,有没有用力冲洗阴道、有没有乱用药,或者发生激烈的X行为。这些行为都可能会让致病菌暂时有保护屏障,影响医生对病因的判断。

在保证没有发生以上原因的情况下,观察一段时间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则需要前往医院就诊。一般最佳的检查时间是月经结束后的3—7天。

白带常规是妇科检查中最为常见的项目。采集方式简单,且可以通过样本,明确阴道的清洁度、pH值、白细胞数量以及阴道微生物(霉菌、滴虫、细菌等)是否存在。

一旦确定是阴道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感染情况,按需开出处方药,患者只需根据医嘱认真用药,一般都可以及时控制病情。若是有伴侣者,再发生X行为时,一定要佩戴安全套,防止病菌相互感染。

不管有妇科疾病,女性都应该保持勤换内裤、用清水勤洗外阴的习惯。弹药注意,这里清洗无需过度,否则一样会破坏阴道的内部环境,导致发生炎症反应。


参考资料:

[1]《内裤上总有分泌物?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大意…》.科普中国.2020-11-17

[2]《教你看懂白带常规报告单……》.检验医学网.2019-10-02

[3]《黄白带、豆渣白带……5种异常信号,女性一定要知道!》.医学界妇产科频道.2021-02-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