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王晓琴 护长
孩子好动,好奇,非常喜欢探索。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生活和社会经验,预防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行动不太协调,对危险的反应也很差。所以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据报道,在大多数国家,意外伤害已成为0-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大死因。全世界每年有95万18岁以下儿童死亡,90%死亡。溺水和道路交通伤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溺水是暑期儿童意外死亡的首因
溺水的主要原因是意外溺水。婴儿主要发生在室内的洗脸盆、水箱、浴池,大一点的孩子主要发生在池塘、水库、湖泊、河流等。溺水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多发生在雨季,如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位较高,热水活动较多的季节,尤其是夏季。一旦溺水,会因浸入水中呼吸受阻而造成缺氧,最终对肺、脑、心、肾等器官造成损害,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对儿童、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防止溺水,尽量不要把水储存在家里的容器里。如果有必要储存一些应急水,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千万不要把婴儿一个人留在浴缸里,千万不要让孩子一个人或者和其他孩子在游泳池、池塘、河流、沙滩上玩耍。孩子们玩水时,父母必须照看他们。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教孩子学会游泳,提高自己的自救能力。万一溺水,父母需要尽快将孩子从水中救出。先将孩子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然后用手掌快速连续地击打背部,使呼吸道通畅。如果孩子已经停止呼吸,先做两次人工呼吸,没有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抢救。
车来车往不胜防
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孩子对速度和距离的判断力差,突然奔跑,往往会让司机措手不及或站在司机的盲区,导致悲剧发生。其实生活中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司机要多加注意,注意对行人的礼貌。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多教多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一个人过马路。带孩子过马路时,要紧紧握住孩子的手,给孩子树立榜样。不闯红灯,不乱过马路,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没有人行道时,注意观察路况。并且面向车流方向,雨天视线不太好的时候,可以给孩子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或者挂件,或者有反光材料的衣服,方便司机看到。
父母通常应该教育孩子不要让他们玩球、滑板车、自行车、扭车等。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上。开车时,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也不要把孩子的脸向后放在车的前座。儿童最安全的位置在后排中间,因为每个撞击点都有一定的缓冲空间,所以可以在那个位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建议13岁以下儿童使用安全座椅)。孩子坐在后排,最好有家人照顾。有孩子骑行时,不要随意打开窗锁,或者尽量不让孩子坐。在停留一段时间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运气好,想快点回去,而是让孩子一个人呆在车里,一分钟都不要!如果发现孩子长时间开车出现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应首先考虑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立即开窗通风。
窒息
口鼻被覆盖,异物进入气管,是儿童窒息最常见的原因。为了防止孩子窒息的发生,父母需要做以下几点:
不要让小婴儿趴着睡觉,的婴儿最好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和大人睡觉时,大人要注意不要碾压孩子,不要盖得太紧,教孩子不要蒙着头睡觉,不要把头放在塑料袋里,不要在柜子和箱子里玩捉迷藏游戏。
孩子分辨危险的能力差,但天生喜欢用嘴去尝试自己好奇的东西。,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珠子、硬币、玩具零件、纽扣、帽子、干燥剂和其他小而零碎的物品应尽可能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婴儿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检查,看看是否有一些小零件松动。
孩子在进食时,避免逗笑、责备、恐吓等,不应该让孩子们边跑边说边笑边哭。孩子睡觉后不会给饼干、糖果等零食。尽量不要给宝宝整豆,花生,瓜子等。一岁半以前。耐嚼的食物,不
捏着孩子的鼻子喂药等。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有无法呼吸、咳嗽和说话,发绀、躯体蜷缩、惊恐、拇指和食指抓住自己的颈部等疑似误吞异物造成气管堵塞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正确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小婴儿的可以将婴儿倒置,头向下或倒提婴儿双腿,使其头向下垂,拍击其背部,可通过异物自身重力和婴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其坐着或站着,成人站在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婴儿,手握成拳形,大拇指向内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用另外一只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横隔抬起,压迫肺底,让孩子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内向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通讯员: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