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自主造车的前三名新势力是谁,销售业绩如何?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020年底一眨眼就来了。说实话,受疫情影响,在我的感知里,今年会比往年过得快一点。所以各大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似乎比前几年更加激烈。在从起跑线出发的新能源市场上,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渐涌现出一些“顶尖选手”,其中有三家企业凭借“融资”和优异的市场表现脱颖而出,即威来、理想和小鹏,基本上被公认为目前打造自主汽车的三大新势力。

今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三大巨头,谁的气势最强?正好这三大车企最近也同时发布了发货数据。我们来看看!

首先是肖鹏汽车。根据公布的数据,肖鹏汽车10月份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连续两个月交付3000多辆。其中肖鹏汽车的生产车型是G3和P7,市场反馈还不错。

与威来、理想相比,肖鹏汽车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但由于发展粗糙,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只能算是半路出家的企业。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市场表现,主要是因为之前缺乏自主生产能力,主要依靠海马作为代工厂,从而徘徊在主流市场的边缘。当然,随着改造的实施,肖鹏汽车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第二个是威来汽车。威来官方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月,威来汽车共交付车辆5055辆,同比增长100.1%,环比增长7%。交付车辆中,威来ES6占2695辆,威来ES8占1477辆,最后威来EC6交付883辆。截至今年10月,威来交付车辆总数达到31430辆,同比增长111.4%。得益于丰富的产品阵营,威来汽车的市场表现尚可。

作为首批进入新能源市场的新生力量之一,威来以其电动超跑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声誉也得到极大提升。然而,威来的发展从那以后经历了波折。特别是去年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威来的净亏损高达32.58亿元,并有传言称四年内亏损400亿元,这也让威来汽车一夜之间变成负数,股价暴跌20%。正是这个资金链问题,几乎让威来汽车无法度过难关。后来随着腾讯的持股,威来汽车开始逐渐放缓。

最后,是一款堪称‘后起之秀’的理想车型。数据显示,10月份交付理想one 3692个,比9月份增长5.4%,月交付记录连续3个月刷新。截至今年10月,理想一号的总交付量已达到21,852台。而理想汽车现在在中国有41个零售中心,覆盖36个城市。相比威来和小鹏推出多款的做法,理想相对单一。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理想的一个已经推出。其实想想也是对的。如果一辆车卖不好,造那么多车有什么意义?

从市场表现来看,Ideal ONE的发展势头确实有点快。早在去年9月,销量3504辆,击败威来ES8(1482辆)等竞争车型,成为大中型新能源SUV的销售冠军,在各种规模的新能源SUV领域排名第一。10月份,虽然所有的销售数据还没有完全公布,但这将是另一个夺冠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说实话,相比威来和小鹏,国内市场的理想车发展显然更加顺利。此前,由于威来的资金链问题,汽车界有一种认知是“新势力造车至少要烧200亿”。但理想车率先破发,因为自2019年12月理想车批量交付以来,理想车的现金流开始由负转正。在7月30日上市之前,理想汽车获得了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投资者是美团电屏、王兴、凯文桑尼和字节跳动。在火热的市场加持和顺畅的融资背景下,理想车的前景也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理想车的发展势头在我看来是最快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