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品牌都在努力快速抢占市场。在我看来,除了电池技术之外,自动驾驶的功能也是电动车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也就是L3级自动驾驶。目前行业对L3自动驾驶的标准比较模糊,各车公司对L3都有自己的定义。最近受邀参加广汽新能源Aen LX和Aen V的试驾活动,看看为什么他上市后短短一年多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在这次活动中,我用自己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试驾,一个是Aion对L3的定义。第二,为什么Aion能成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L3级车型。
Aion如何定义L3
在谈Aion对L3的定义之前,我想先谈一下国内法律法规对L3的定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3月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目标和时间检测和响应是系统控制。其中,细分的使用场景包括自动停车、TJA等。导致国内很多车企在达到几个点的时候就声称已经实现了L3自驾的量产,但事实上只比及格线高了几个点。
直接看Aion LX对L3的定义,他通过Adigo3.0完成L3级自动驾驶,借助高精度地图覆盖和毫米波雷达(即将通过OTA升级向50个高精度地图城市开放,预计年底全面开放)在中国高速和城市高速公路上实现0-120km/h的全速行驶,还覆盖了APA综合停车HWA高速公路辅助系统等子功能。相比A8启用60公里/小时以下的TJP功能和长安统一T启用40公里/小时以下的TJP功能,你给Aion LX L3多少分?
Aion依靠什么重新定义L3
在我看来,要想成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交付给客户的L3级车型,除了Adigo3.0的各种黑技术,最重要的是使用高品质的硬件供应商结合高精度的地图。硬件方面,选择了博世、安博福特等优质供应商,并做了相应的国产化开发,以高精度地图完成0-120km/h全速度范围内的自动驾驶。与韭菜收割机仅依靠纯视觉自动驾驶的模式相比,高精度地图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前1 km预测前方路况、曲线曲率和坡度,实现提前自动减速的功能。在实际试驾过程中,高精度地图可以非常快速地预测道路,方向修正平缓。
更重要的使用场景是在雨天和雾天,弥补了恶劣天气下传感器误差的缺点,提高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也是高精度地图的优势之一。比如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得不到高精度地图的支持,有望被Aion超越。
写在最后
当然,L3不是衡量电动车的唯一标准。理想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款能够完成安全舒适的自动驾驶的电动车,也需要一款在续航、性能、安全等方面通用的电动车。
不过就这次试驾而言,Aion在L3级别已经拿了高分。而高精度地图的应用也代表了Aion开发L3的新思路。从安全性来看,国外品牌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精度地图的使用权,变相为国内品牌的发展树立了技术堡垒。显然,Aion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第一个向客户交付L3的品牌,将L3级辅助驾驶功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