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买新能源车吗?”如果你今年问这个问题,你可以得到比去年更多的肯定回答。究其原因,不仅是新能源产品在整体新车中发布的数量越来越高,也是因为今年在补贴下降、疫情影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相当活跃。在另一个层面上,这个市场的改善是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传统品牌、造车新势力、以特斯拉为首的海外品牌,都被锁定在市场存量很少的新能源指数牌照面前,尤其是各大阵营的龙头品牌。如果说很多新能源品牌都执着于“活”的理念,那么这些头头品牌就是在努力抢占未来的制高点,因为未来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
据相关分析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有较高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销量将超过30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超过10%。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这进一步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广阔。
在打造新军的阵营中,威来汽车的表现尤为抢眼。根据车型,威来的待售车型包括
ES8(参数|图片)、ES6(参数|图片)、EC6(参数|图片)覆盖主流新能源产品领域,三款车型均达到“交付即热卖”的地位。销量方面,自2018年6月威来ES8开始客户交付以来,威来在2年5个月内共交付新车63343辆。今年10月,威来共交付新车5055辆,同比增长100%。这也是威来首次每月交付5000多辆新车,创下该品牌新的月度交付量。今年1-10月,威来交付新车31430辆,同比增长111.4%。
好消息不仅仅是销量。今年10月,威来也首次实现月产量5000多台,直接刺激了威来的库存大幅上升。截至11月3日收盘,美国股市上市的威来汽车市值已达482.16亿美元(约合3243亿元人民币),超过宝马品牌百年市值(约合407亿欧元,约合3199亿元人民币)。自2018年以来,
先抛开股票、市值等远离普通消费者的东西,实际看看手里拿的是什么样的“杀手锏”,只靠威来汽车在中国的崛起。值得一提的是,威来曾因其在品牌定位、产品和服务、用户口碑、车主品牌忠诚度、科技研发水平等方面的表现而被誉为“中国特斯拉”,其产品和服务在解决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最直接的痛点方面吸引了相当大的关注。威来的迅速崛起,与其独特的企业理念有很大关系。其中,威来倡导并实施的BaaS(电池即服务)新商业模式正是为了解决目前电动汽车体验中存在的两大不足,即补充能量速度慢和价格高。此外,为了治愈用户的里程焦虑,威来最新的100千瓦小时可更换电池使其汽车寿命达到600公里。通过解决这些核心问题,威来的产品和服务更能被用户接受。
具体来说,BaaS就是威来的电池租赁服务,这也是威来首创的新商业模式。电池不再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可更换的附件,允许用户“充电、更换和升级”。这项服务的目的是给消费者另一种选择,允许用户在相同配置下以低于同等级燃油车的价格购买,后续使用成本可能低于燃油车。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租房比买房更有吸引力,BaaS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说,BaaS服务的整个系统让用户解决了纯电动汽车最大的痛点,也形成了日常使用的闭环。其实换电服务早就有了,但是威来的BaaS服务已经尽力了。
针对电池的安全问题,威来在电池组设计上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一是采用了无热扩散的安全设计,带来了更好的热失控管理能力。其次,引入“全天候热失控传感器”,连续运行24小时,通过检测电池组气压的突变来判断电池芯是否失控。如果判断气压突然升高,温度管理系统将被激活以冷却电池。第三,采用一套独立的、可扩展的端云集成BMS(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从电池内核到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最佳工作状态和最终性能的完美平衡。
除了技术,威来还不断拓展线下服务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威来在中国已开设167家门店,其中威来中心22家,威来空间145个。销售网络覆盖中国93个城市,并计划今年开设200多家商店。同时,威来已建电站155座,数量还在扩大。随着BaaS服务、电池安全、线下店铺、电站的扩张,相信威来的销量会再创新高。
本文为车大白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接线员:何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