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北角海通码头路两侧,交通拥挤。数以千计的MG新能源汽车正在等待登上一艘名为“安吉凤凰”的滚装船,这艘滚装船将在一个多月后出现在欧洲的街道上。拥有数万公里的海洋航线,这些中国制造汽车在欧洲的身影就是当下的生动写照: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加速进入”欧洲市场。
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欧洲不是一个新的滩头阵地。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的汽车公司就把他们的第一辆车运到了欧洲,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巨大野心从未停止过。去年,中国向欧洲市场出口了12.28万辆整车。
“我们现在在欧洲发一批货快两三个月了,这也是SAIC整体实力的表现。”SAIC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说。今年1月至9月,SAIC的海外总销量达到22.1万辆,其MG和MAXUS品牌在欧洲的销量接近2.5万辆,其中包括近1.2万辆新能源汽车,均创下历史纪录。中国领先的汽车公司最近表示,将努力在2025年将欧洲升级为“10万辆级”市场。
宏图背后是欧洲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尤其是近两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绿色、清洁、环保的理念方兴未艾,从上到下刺激着全球汽车行业这个核心领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欧盟整体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今年9月,《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草案发布,正式提出碳减排标准,被认为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联盟(AECA)最新报告,9月份,德、英、法、挪、瑞典、葡萄牙、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总注册量约13.3万辆,同比增长195%。今年前9个月,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77.7万辆,同比增长一倍。对于欧洲汽车市场出现的这个时间窗口,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厂商无疑是热衷的。系统布局正在加速:今年内,SAIC将在欧洲拥有200多家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从明年开始,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将加速进入欧洲市场。
欧洲新能源汽车窗口期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在经历了14年的‘消失’后,标志性的MG品牌重返欧洲大陆。”去年下半年,比利时杂志《欧洲车队》(舰队欧洲)以整篇文章惊呼。这家老牌英国汽车制造商在2005年破产后,继续在SAIC的羽翼下生存,长期深入培育英国市场,并于去年正式回归欧洲大陆。
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球汽车巨头竞争的地方。曾经有人问余德,MG在欧洲大陆消失了十几年,回国有什么考虑?他回应说,“因为SAIC致力于绿色环保,我们不仅向欧洲销售传统汽车,还销售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从MG EZS的纯电动SUV开始,中国汽车已经迈出了在欧洲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地的第一步。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消费市场,欧洲人的偏好是很明确的:他们在意汽车的性价比,对质量和技术的要求几乎是严格的。
这正是SAIC的优势。作为中国第一个与大众汽车合资的汽车巨头,SAIC拥有许多欧洲质量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瑰宝,因此进入欧洲市场时相当放松。去年,MG EZS成为欧洲NCAP历史上第一款获得五星级安全评价的纯电动小型SUV。今年第四季度将登陆欧洲的MG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达到了欧洲五星安全标准。凭借电池安全、寿命和里程的强劲表现,以及获得的碳排放点和政策补贴,中国汽车企业建立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包括SAIC大通的MAXUS、吉利柯灵、爱知、肖鹏汽车等。都有兴趣在欧洲如火如荼的猎取电动车领地。SAIC国际公司副总经理赵爱民认为,现在是进入欧洲市场的绝佳机会。“依据是什么?”欧洲有一个三年绿色行动计划。三年内,欧洲要大力推进碳减排,达到一定标准,减少对传统燃料汽车的依赖。我们希望抓住这三年的机遇,实现相对快速的增长。“在德国,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在一年内增加了两次。车主购买净价不超过40000欧元的电动车,有资格获得9000欧元的现金补贴。在政策的鼓励下,9月份德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飙升337%。
目前还有一个机会就是日韩车的电气化进程不如中国车厂商,这就为后者赢得了抢占欧洲市场的时间差。“毕竟,在中国,我们与日本和韩国家庭积极竞争,我们非常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现代或者起亚,包括日本的,我们都知道他们的动态性能,内外部装饰,舒适度等等。”余德说。40年前和20多年前,日系车和韩系车在各自的机遇中崛起。“现在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的时候了。”
目前一系列策略都是有远见的。今年前三季度,SAIC大通MAXUS在欧洲售出3551辆;作为中国单品牌出口冠军,MG在欧洲实现近2万辆销量,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在荷兰、英国和挪威纯电动细分市场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需求拉动汽车物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计划进入欧洲,这是当前汽车市场的一条亮线。背后,洲际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正在形成一条不容忽视的暗线。10月20日,当SAIC在海通码头宣布开通欧洲自营航线时,高近30米、长176米的巨型滚装船“安吉凤凰”的视觉冲击无疑是显而易见的。全球汽车物流霸主安吉物流已进入公众视野:这家隶属于SAIC的全资子公司每年运输数千万辆汽车。
如果说汽车是血液,那么物流就是血管,展示了编织汽车全球供应链的一系列解决方案。近年来,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发展迅速。在公开报告中,全球咨询团队西尔维斯特提到,2013-2017年,中国汽车物流市场规模实现了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处于1000亿元的水平。
市场的急速扩张为行业巨头的形成创造了肥沃的土壤。目前,SAIC安吉物流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家公司承载了中国汽车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强大的铁路、公共交通和水路多式联运模式为汽车物流提供了效率、质量和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海外运输方面,自2016年以来,开通了多条中国至东南亚、北美、南美的滚装国际航线,占据了中国汽车海运一半的市场份额。随着SAIC对欧洲出口的上升,安吉物流调动一切可用资源,迅速启动了欧洲航线项目。
“正是由于海外销售额的大幅增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职位和预订职位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我们从战略上考虑,自营航线将尽快起航,为SAIC国际提供战略保障。”SAIC安吉物流总经理王泽民解释说。
值得一提的是,“安吉凤凰”号目前是SAIC最大的滚装船,拥有4300个停车位。凤凰号装载了近1800种MG产品和其他中国企业的汽车产品,将从上海港出发,经过英国,然后到达目的地比利时。王泽民在码头前为媒体计算了一个数字:如果资源被自营航线综合利用,可以从原来的40天增加到
王泽民认为,安吉建设更安全、更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唯一途径是进一步培养远洋运输经营管理能力,扩大和深化与其他航运公司的合作。“在欧洲航线上,不仅仅是安吉一艘船在运营,还有很多战略航运伙伴。未来凤凰号不仅会停在上海海通码头,还可能去广州、连云港、新加坡等地。这是一条从亚洲到欧洲的大路线。”在某种程度上,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包括整车和零部件,恰恰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海外战略”。
在全球8000多万辆的市场份额中,欧洲占1700万辆。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在这些地方的优势,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但目前中国汽车从业者的态度是意气风发的。“我们将有一个过程,需要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中学习。但从产品本身来看,我们有这种信心和信心。”余德这样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