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在临港新区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从特斯拉到SAIC新能源,从核心部件到自动化解决方案,临港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记者从临港新区管委会获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区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加速向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旨在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特色汽车产业总产值约344亿元

"新能源汽车是临港新区规划和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临港新区管委会高级专员贾森表示,截至2019年底,特色汽车产业总产值约344亿元,销售收入约389亿元,利润约3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7.3亿美元,对上海乃至全国汽车产业起到了强劲的带动作用。

楞次(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是最早来临港的企业之一。公司亚洲区总裁、楞次集团执行董事谢卫东介绍,楞次集团重要的合作产业之一是汽车产业,包括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临港,楞次在临港地区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在全球有7个生产基地,上海临港是除欧洲以外全球最大的生产物流中心。楞次中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大的份额,非常重要。”谢卫东说。

临港新区依托洋山深水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靠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码头,对内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广阔的经济腹地,对外连接欧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港口。现已形成以集中采购、配送、销售服务为核心的亚太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中转枢纽港。

国家级基地助推产业链形成

今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审议,临港工业区正式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临港新区将在原有临港工业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临港新区汽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的吸引和集聚功能,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外贸产业的能源水平,进一步发挥临港新区的引领作用和政策来源功能。

如今,临港新区以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积极为基地企业提供国际海运、仓储物流、报关代理、政策公告、商务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临港新区的政策优势,加强贸易促进,引导基地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通过发展检验维修、R&D、再制造等新业态,打造具有临港新区特色的汽车贸易产业。

此外,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智能联网汽车产业创新协同生态系统,从基础层、应用层和新技术层加快科技企业引进,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核心企业的集聚效应。聚焦特斯拉、SAIC等重点项目企业,吸引上下游供应链配套企业进入基地,拓宽业务渠道,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打造具有规模影响力的汽车贸易产业。

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政策方面,临港新区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如果智能联网汽车设备被列入第一批(套、批)主要技术设备或核心部件,将在内部给予高达3000万元的专项支持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