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市场,速度往往决定“生死”。
11月25日,东风公司宣布,蓝兔汽车大中型高端智能电动SUV正式量产,并在武汉下线。该型号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电动两种动力模式。它将于12月在全球推出,预计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
从7月29日品牌战略正式发布到量产车的下线预产,蓝兔汽车只用了120天,产品推进速度惊人。
根据计划,从2021年开始,蓝兔汽车每年将至少向市场推出一款新车,其产品将在未来3-5年内覆盖汽车、SUV和MPV等多个细分市场。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锋表示:“蓝兔汽车大中型高端智能电动SUV的量产前下线,标志着蓝兔的制造和质量体系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也标志着岚图即将开启市场化竞争。”
只是到了现在,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威来汽车、理想汽车越来越好;特斯拉不断深化本土化,占领高地。作为新加入者,蓝兔还有机会吗?
“我们做纯电,也做增程式”。
这是蓝兔汽车首席执行官房鹿在11月17日蓝兔汽车首届技术开放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这也是蓝兔在综合考虑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消费者日常实际用车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选择。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未来5-10年最好的过渡方案。”
房鹿分析说,在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驾驶中,增程电驱动完全可以解决用户“充电难”的痛点。与其他动力模式相比,增程式电动切换技术成本最低,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的圈子里,增程已经成为理想车辆的“标签”。
然而,与理想的1.2T三缸发动机不同,蓝兔的增程电动汽车功率更大,配备了1.5T四缸发动机,并配有额定功率为60kW的高效永磁同步发电机。
即便是在电池电量只剩20%的时候,依旧可以保持满电时的动力输出,保证了车身运行时的状态。
“四缸增程器很容易被消费者认可,”房鹿说。“与同级别的增程车相比,蓝兔的增程电动车在电池电量低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动力输出。即使经过多次快速加速和快速减速循环,电驱动系统也不会超温,扭矩不受限制,运行稳定。”
其实,除了“碰撞”的理想,威来也成了其强大的潜在对手。
根据蓝兔的官方介绍,该车配备了前双叉骨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经过技术团队的调整,车辆的抗震滤波性能和抗侧倾性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而且还增加了空气悬挂系统,通过颠簸的路面时自动抬起车身,带来更好的通过性,让车内乘客感觉更舒适。
“实测舒适度优于奥迪Q5L 30%。”
有了这样的“高高在上,斗志昂扬”,蓝兔显然把家放在了中高端领域,但在今天的市场上,似乎只有威来ES6是同档次车型。两者的产品定位差不多,肯定有PK。
“理想韦莱”的优化组合,蓝兔的野心不小。
根据10月份的最新销售数据,保有量为2610辆的威来ES6和保有量为3692辆的理想ONE在纯电动SUV和新能源SUV车型的销量上均排名第一。期待已久的蓝兔真的能打破这种模式吗?
是“传统”后来居上?还是“新势力”颠覆过往?舞台很大,一切故事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