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当新生力量在泡沫上建造空间站时

自8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时至今日,“美股”三兄弟、特斯拉、国产新能源概念股仍在上涨,兴奋之情仍在蔓延。

但疯狂的估值也令人恐惧。这是新的泡沫吗?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1月3日开始,威来市值达到449亿美元。超越宝马(448亿美元)后,继续攀升至747亿美元,超越SAIC、福特、法拉利;小鹏的市场价值也超过500亿美元,理想的是达到364亿美元。

而特斯拉就更疯狂了。截至11月23日,其市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

但说到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仅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5%左右。在10月份的国产车销量中,国内三大造车势力的总销量都在1万辆以上,而吉利的销量在10月份达到了14万辆。

随着股市的追逐,另一种“魔幻现实”交替上演:特斯拉北京车主出事、威来召回汽车等报道屡见不鲜。正如很多人指出的,新势力正在如火如荼的造车,但是很少有车是在路上很少见到的。

被股市和投资者包围的新能源玩家很难让消费者为他们的产品买单。那么,估值膨胀提前,最后谁更便宜呢?

上,上,上

2020年第三季度,美股三兄弟财报迎来“大胜利”,报告中提到的汽车销量、毛利率、营收均达到峰值。“昂首挺胸”的结果是单一的,股价迎来了暴涨。

Q3数据显示,威来ES6、小鹏P7、Ideal ONE三季度销量分别增长7%、1811%和31%,三季度对应的交付量分别为8660辆、8578辆和8660辆。

收入方面的表现也是可喜的。第三季度,小鹏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342.5%;理想营收25.11亿元,威来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

另一方面,美股的狂欢也与利好的新能源政策有关。

随着拜登的上任,预计将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刺激计划,如计划在美国新建50万个充电桩,对燃油车进行现金补贴,而不是对充电车进行补贴,这将极大地鼓励美国股市追逐新能源汽车企业。与此同时,11月1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也发布了一份文件,称英国将在2030年禁止销售汽油、柴油驱动的汽车和卡车。

中国也有优惠政策。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11月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

疫情围绕着科技股的追逐,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纷纷出台国家政策作为燃料,给不断上涨的股价火上浇油。

在新势力股价狂飙的同时,相互嘲讽的戏码还在上演。

11月24日,马斯克为“小鹏的激光雷达技术”开了一个嘲讽,意思是“小鹏抄袭了特斯拉的代码”;后来,创始人何在微博上直接回复“西方有人”:“准备被我们打吧。

两次“战斗”的起点是去年工程师的“商业秘密泄露”。特斯拉起诉小鹏员工在跳槽后窃取公司源代码。

特斯拉在中国一轮又一轮降价,小鹏P7也和Model 3争夺中高端车轨。双方正面竞争越来越近。

同行们很吵,但也有人评论说“互喷没有错,造车新势力的核心竞争力在融资能力。”世界的资本都是一张脸,越热越追。

很难匹配

有的人吹风生火,有的人悄悄离开。

11月13日,Citron Capital发表了一篇短文,认为伟来目前的估值不合理。受卖空报告影响,威来、小鹏、理想的股价纷纷回落。

香橼的主要观点是特斯拉Y型车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现在买威来股票的人不是买一家公司或者它的未来预期,而是买屏幕上滚动的三个字母(NIO)。”Citron的结论是,威来的股价表现未来堪忧,该盈利走人了。

来源:电影《大空头》

与新能源汽车的差距相比,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公司的差距更大,更“魔幻现实”。

传统汽车公司估值被新势力超越,11月份达到峰值。

11月3日,威来以每股35.5美元收盘,市值449亿美元,超过宝马市值448亿美元。11月24日,肖鹏汽车飙升33%,市值达到529亿美元,一度超过百度(455亿美元)和SAIC(477亿美元),而威来已经飙升至749亿美元。

然而,与目前的交付量、市场份额和净利润相比,新动力并不是传统汽车公司的零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0月份国内汽车销量257.3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16万辆,仅占6%。

国内车企,吉利10月份销量达到14万辆,前三季度总销量达到87万辆;与威来、小鹏、10月理想销量相比,威来销量最高,达到4876辆。

来源:济州。即使在备受追捧的第三季度财报中,威来、理想和小鹏也没有脱离亏损。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威来、小鹏、理想的净亏损分别为10.47亿元、11.48亿元、1.07亿元。

从总收入和利润来说,新能源汽车更难匹敌。宝马,被小鹏和威来超越,第三季度营收312亿美元,净利润21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企业估值虚高与整体资本环境密切相关。

在小鹏投资的经纬中国的理想合作伙伴张颖,前几天也发了一份文件,提到了他对电动车股价飙升的看法。他认为,今年市场对公司的判断“非常夸张”。也就是说,市场会提早行动,当公司发展到第三年的时候,已经到了第六年的估值水平。

股市买,消费者可能不买

相比今年伟来的股价暴涨和赞美诗,去年年底伟来的股价已经处于退市边缘。

2019年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威来召回ES8“部分”的通知。通知称,“自2019年6月27日起,召回2018年4月2日至2018年10月19日生产的4803辆搭载动力电池组的威来ES8电动车。

同日,一段石家庄威来ES8的抽烟视频在微博上流传。

2019年,威来遭受的不仅仅是这些。高管离职,交付量受影响,亏损持续。年底,第三大股东高燕“狠心”清仓卫来股票,账面余额不足,一度碾压卫来。

威来上市的时候,

然而,即使在今年股价飙升的时候,也有许多新能源汽车因“设计缺陷”和“故障”而召回。11月6日,Ideal Auto宣布召回10469辆Ideal ONE电动车,原因是前悬架下臂球销存在安全隐患。10月27日,魏玛EX5电动车自发爆炸,召回1282辆魏玛汽车更换动力电池组。

电动汽车经常像“硬伤”,但由于其技术光环和新轨迹,可以被投资者忽视。

在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成长故事中,智能驾驶经常被强调。

比如一度被视为小鹏大卖点的“辅助驾驶”,以量产车最强的自动驾驶硬件架构和L3自动驾驶体验推出。

在机动车自动驾驶分类中,L3被视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分界线。除了小鹏,国内很多车企也会叫L3系统,以自动驾驶为卖点。

且不说国内车企所谓的L3只是一个“假名”,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还远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表明L3自驾汽车可以上路装载。先前

所谓的尖端黑技术,到头来往往只是一个概念红利。即使企业花费了巨大的科研成本,但在目前的交通条件下,消费者的功能和体验的附加值感并没有提高。

国信证券指出,造车新动力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出爆款潜力,即将突破盈利拐点,2021年可能成为爆款电动车元年。

也正是因为这种市场预期,才会有更多的人在“风口”起飞前拥有最后一班火车,跟上的人才会跟上。但是谁是赢家呢?只能是那几个人。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