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韩系从此翻身?伊兰特上市第一个月就卖了8000,剑指Sylphy和朗逸

回顾伊兰特的历史,虽然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近年来它一直以其他身份出现在我们身边。现在,经过三代‘感动’人物,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一代的伊兰特。这一次,北京现代没有选择继续给它起新名字,而是像海外版一样采用了伊兰特作为名字。因此,这款知名家用车现在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消费群体,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

那么这一代的伊兰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会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但是在介绍之前,先了解一下其他的产品信息,比如售价。目前国内售价9.98-14.18万元,与之前的领先车型相比并不算贵,尤其是其顶级车型远低于竞争产品。当然现在市场终端没有优惠报价,所以性价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然后就是丰富的车型选择,六款两种动力,正好合理区分售价。高分布的机型区别主要是功率,如何选择不用太纠结。

看设计部分,其实你们都知道近两年现代的发展。从菲斯塔到索纳塔,你可以在其中看到极其激进和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全新的伊兰特也是如此,只是细节不太同质。虽然正面的格栅足够夸张,但是大量成角度线条的黑色材质比索纳塔更能让人接受,同时也更性感。此时两侧全是LED大灯组,同样的凶形,视觉冲击非常大,与格栅完美融合,可惜转向灯是卤素灯。

作为一款标准的A级轿车,伊兰特没有升级尺寸,这让我们非常惊讶,大概是考虑到后期会更新入门B级车,现有尺寸已经很不错了。与上一代相比,轴距增加了20mm,达到2720mm,接近速腾水平,有空间需求的朋友不用担心。得益于尺寸优势,新车侧面足够修长协调,17寸运动型轮圈,甚至有B级车光环。至于尾部,应该是全车最惊艳的地方。凹面设计保证了视觉冲击力。复杂而不繁琐的折线,既能检验冲压工艺,又能锦上添花。

这时,我们打开车门,坐在车里。相信全新的伊兰特在设计上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因为它采用了罕见的同级分层设计,比如中控双液晶屏联动设计,既能满足科技的要求,又能带来足够的优秀氛围。另外,四件套平底多功能方向盘也很独特,握感出乎意料的出色,甚至还有取暖功能,所以现在冬天到了,北方消费者选择比朗逸暖和多了。至于中控台的做工和材质,堪称合资阵营的一流水平,基本都是用软料覆盖,细节点缀红针脚。

但说到乘坐体验,单看座椅设计,这一代的伊兰特还是老样子,都很简单,很传统。甚至前排的座位都给人一种有点矮的感觉,对高个子不是很友好,但是头部空间挺好的,侧向支撑还行。此外,高级车型还配备了电动调节功能。而第二排座椅表现相当不错,坐垫长度适中,柔软度合适。如果说目前大部分家庭都需要车的话,伊兰特的表现比朗逸好,也不可能比Sylphy差太多。

看动力,可能是伊兰特最大的问题。不要看提供1.5L和1.4T发动机。和朗逸相比,没有区别。但从实际经验来看,1.4T车型并不尽如人意。140马力和211 Nm的参数也不过如此,尤其是扭矩比大众的1.4T T差很多,匹配7DCT后测得的百公里加速是9.5秒,而朗逸同样排量只需要8秒左右,思域轿车低至7.5秒,比卡罗拉好一点。至于操控感,属于标准家用车属性,日常驾驶动力不慢,但是高速超车还是有空间的,包括城市的超车尝试。毕竟它的扭矩很难支持更激进的操作。

总结:其实毕竟15万以内的合资车基本都不完美。就连朗逸和Sylphy也有自己的大问题,所以我们对伊兰特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如果以后能提高动力,比如菲斯塔同样的1.6T发动机,那就真的很恐怖了。毕竟,伊兰特在10月上市仅6天就卖出了8000多辆车,这说明在上市后的第一个满月,它未必能卖出朗逸和Sylphy那样的成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韩国的体制终于有了一个带肩的模式。此外,B级阵营的K5开库和索纳塔逐渐站稳脚跟,韩系势必一扫以往的市场颓势,走向复苏。对此你怎么看?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