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也不是没有老爷车。主要原因是战斗民族的性格太野太不拘小节,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性格。可惜是空的,有一技之长。在国内汽车市场,一直是一个不值钱,卖不出去的群体。
80后消费者对俄罗斯汽车品牌恐怕不会有太大印象,只有一批70后老车主还记得年轻时优于北京吉普的拉达车。
拉达NIVA
拉达NIVA是中国在俄国引进的为数不多的几款车型之一,但说实话,在北上广这个人们可以尽情玩转感情和个性的地方,NIVA或许还能见到。在普通的二三线城市,这款车的数量比劳斯莱斯还少。如果及时看到的话,估计90%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牌子,很有可能被认为是改装车。
NIVA(参数|图片)被认为是汽车工业的前身。早在70年代就开始为战斗民族的哥们遮风挡雨。NIVA的定位是满足远东农村地区的需求。所以这款车一定要硬核,既能不畏冰雪,又便宜。要知道,很多昂贵精致的城市越野车,虽然外观漂亮,内部明亮,但绝对不适合那个地区的司机和乘客。
这款进口拉达NIVA采用承载式车身,前轮采用双横臂悬挂,后轮采用整体式车桥悬挂。动力系统为1.7L自然吸气发动机,5速手动变速器,采用机械全时四驱。这辆车有自己的中央差速锁。冰雪覆盖的汽车、前排座椅加热、防盗系统、动力转向等配置均为NIVA标准配置。
虽然在中国并不出名,但NIVA是俄罗斯著名的明星模特。之所以在国内不流行,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的硬核越野车型,都是美观、舒适、配置高的车型。但是NIVA车身小,油耗高,基本适合城市交通。更重要的是,对于目前的量产司机来说,这是一个麻烦的模型。所以,它终究没有打动中国消费者。
瓦特亨特
NIVA出生在民用汽车中,而瓦特猎人出生在军用汽车中,因此对灵活性和通过性有更高的要求。
现在量产的瓦茨亨特采用的是非承重车身,长4.1米,轴距2.38米。这么短的轴距,209 Nm峰值扭矩的2.7L自然吸气发动机,车辆的动力性能可想而知。
车辆有后驱、高速四驱、低速四驱、扭矩放大三种模式。其他车型无法比拟的另一个优势是,这款车有两个油箱,续航能力远远优于大多数硬核越野。
至于内饰,俄罗斯车内饰最好不提,会伤感情。当你在车里看内饰时,你会感觉到你在开拖拉机的错觉。另外悬挂系统更离谱,让你在驾驶过程中找不到任何舒适的感觉。
毕竟以前是军车。即使改装成民用后,依然保留了只强调性能,不在乎油耗的风格。所以瓦茨猎人的高油耗绝对是国内汽车市场的王者。不在乎油耗,不知道大G该不该靠边站。毕竟这款战斗国产车是个看不上风雪的坦克。觉得瓦茨亨特有点不靠谱,那就看看瓦茨旅行者。这款旅行车,国内限量300辆,应该算是车内的活化石,认可度不算太高。乍一看绝对符合“瓦罐”的称号。而且独一无二的是,这个钢丝圈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后桥差速锁的非承重体。
看到这种模式后,很多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但是作为越野旅行车,在国内市场是找不到位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