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F1重大事故,“救命光环”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时间11月30日凌晨,F1巴林大奖赛在巴林国际赛车场正式开始。这场比赛注定要被载入F1赛车史,不是因为汉密尔顿夺冠,而是因为哈斯车队的罗曼格罗斯让“侥幸逃脱”。
在起步灯亮的情况下,所有车手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夺最好的赛道,难免会发生轻微碰撞。在第一圈的第三个弯道,格罗斯让希望从右侧快速超车。不幸的是,他遇到了红牛赛车丹尼尔科维亚特的左前轮,直接失去了车身的平衡,以22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到了墙上。从下面的视频中不难发现,3号弯道右侧的缓冲区很窄,隔离墙离赛道很近,失控的赛车被强大的冲击力撕成了两半,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灾中19秒
克尔维特说:“一开始他(Grosjean)这样打我,我很生气。我想说,‘他在干什么?但是后来从后视镜里看到熊熊大火,我的想法立刻就变了。我只希望别人没事。"
事故发生后,红旗立即出动,比赛终止。在场的救援人员也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开始救援行动。此时,格罗斯让完全被一场熊熊大火所笼罩。从车着火到格罗斯莱特自己爬下车,他用了19秒。F1规则规定,设计赛车时,车队必须让车手在5秒内离开。显然这个时间在很多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个时候F1的防火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每个赛季开始前,都会对车手进行逃逸测试,每一步都要做到完美。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保证在如此严重的事故下,Grosjean能够保持冷静,他的优秀的防火服能够抵御熊熊大火,给他足够的逃生时间。最终,格罗斯让的手腕和脚踝轻微烧伤。看到格罗斯让自己从火海中逃生后,所有队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救命光环”的光环系统
F1的防火服只是保护Grosjean不被火烧伤,这次事故的实际英雄其实是Halo系统。光环系统,即F1赛车的驾驶舱保护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头部保护,避免驾驶员出现飞屑或侧翻危险。光环系统是F1赛车最强的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都是用直径50 mm,重量7 kg左右的钛结构件制成。在以前的测试中,7公斤可以承受大约12吨的冲击力。2018年,国际汽联正式规定,新赛季所有赛车都要安装光环系统。
但是,其实光晕系统一开始并不流行。奔驰CEO沃尔夫曾经说过:“我对光环的印象并不好。你给我电锯,我一定锯下来。”至于大家对光环系统的不满,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太丑,被戏称为“人字拖”;其次,系统必须用底盘加强,以达到最大的保护,这意味着汽车必须增加20公斤的重量。第三个“触发器”的设计极大地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和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真香定理谁也逃不过。事故发生后,Grosjean主动录制了一段视频,汇报大家的安全情况。在视频中,Grosjean说:“大家好,只是想告诉大家我很好,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之前不喜欢光环系统,但是没有它,我可能无法在这里和你说话。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希望接下来可以亲手给大家发消息。”
日益完善的F1安全系统
回顾最初的F1比赛,在追求极速的同时,死亡的阴霾始终笼罩着整个赛场。F1早期比赛,各大车企只追求更快的速度,赛车的保护系统几乎为零。赛车服是棉质的,头盔是皮质的,安全带不是强制性的。甚至许多赛车都被设计得更轻更快,完全不考虑安全性。
1955年1月16日,阿根廷大奖赛的方吉奥驾驶奔驰W196
1967年,法拉利车手洛伦佐班迪尼在摩纳哥撞车,导致油箱起火。司机被困在驾驶舱,不幸身亡。据当时的司机说,“他被困在车里,直到车被烧毁。整场比赛我们都能闻到烤肉的味道,每次经过那里都很震撼。”我常常在想,如果汉斯系统(头颈支撑)和光环系统早几年出现,车神塞纳在1994年的圣马力诺伊莫拉赛道就不用睡觉了。
1967年5月7日摩纳哥大奖赛
约翰苏蒂斯驾驶本田RA273
洛伦佐班迪尼遭遇的事故产生的烟雾
1994年5月1日,艾尔顿塞纳驾驶FW16
在圣马力诺伊莫拉大奖赛的第七圈冲出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发展的F1赛车技术中,不仅仅是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越来越好,这次格罗更是让逃离火海成为可能,整个球场的救援机制也功不可没。救援人员和安全车几乎立即前往实际地点,专业、快速、准确地开展救援活动。
要知道,在F1早期的比赛中,赛道的安全性几乎毫无用处。回忆起他在比利时斯帕发生的事故,杰基斯图瓦特说:“我冲出赛道,撞穿了木栅栏。我被困在车里30多分钟。另一名车手格拉赫希尔(Glahe Hill)放弃了比赛,向观众借了一把扳手,取下方向盘,把我从车里救了出来。后来他们上了救护车,我等了25分钟救护车才来。是的,整个急救系统一团糟。”
在这些前辈的不断努力下,今天的赛车安全和野外救援机制越来越完善。在享受速度和激情的同时,安全的完成比赛才是最重要的。Grosjean的事故再次为F1敲响了警钟。探索F1安全的路没有尽头。只有在反复发生的事故中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保证每个司机都能安全回家。
你记忆中最严重的F1事故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