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高端品牌“智基汽车”也会有PPT吗?

11月26日,SAIC宣布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之际汽车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

据悉,该品牌由SAIC、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旅行变革的实施者”。坚持机制与技术创新双向发展,用户与企业价值共存共赢,全力探索实现“软件定义车”,开创用户价值企业新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百花齐放

PPT车出现了

随着新能源在汽车产品中的应用,汽车工业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全球产销量持续突破新高,自动驾驶技术、燃料电池、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将全球领域的汽车革命推向高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也在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汽车工业改革的突破。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兴品牌层出不穷,传统汽车公司率先布局。2018年,在全球2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引擎。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繁荣的背后也有很多问题。新兴品牌普遍缺乏技术积累,生产能力有限。他们一味的用营销来制造噱头,可以在前期吸引眼球。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和服务来说话,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几个曾经的明星品牌陷入困境的原因;传统品牌基础深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是,在新的时代,如果不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只会换汤不换药。此外,政府补贴也在逐步减少,真正的技术和产品实力还将在未来接受考验。从长远来看,中国品牌将成为外国品牌的配角,中国汽车工业的荣耀将遥遥无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同的造车新力量不断涌现。然而,当制造汽车的新力量刚刚出来时,他们可以杀死特斯拉的宣传令人惊讶。所以当初造车的新生力量也叫PPT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除了传统汽车品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外,一些没有造车经验的人也开始建立汽车品牌,通过贴牌生产,但是他们只设计汽车logos、外观、网络宣传,这些都是噱头,但是真正的实力却让人难以相信,这就是PPT造车的由来,也就是说这样的造车只停留在纸面上。

为了应对消费者对造车新动力的不良印象,他们在不断完善自己。最大的变化是迎合互联网的发展,搭建人机互联,走智能化发展之路,上传分享汽车数据让更多消费者看到。与此同时,造车新生力量也在汽车领域进行分配和分享,凭借其智能优势快速介入并能快速占领市场。虽然凭借智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市场,但需要技术和设计的传统汽车品牌的崛起,必将挑战造车的新生力量。因此,造车的生力军有必要做好技术储备,更新产品性能。新动力汽车制造企业的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互联网公司起步,新生力量造汽车。创始人大多有互联网公司背景。最具代表性的有威来汽车、理想汽车和肖鹏汽车。

房地产业转型,房地产业发展有

回顾2014年至今,新动力造车阵营确实培养了几家实力不错的车企,但更多的是刷掉了一批PPT造车企业。

六年间涌现出100多家新动力汽车制造企业,这是极其夸张的。到目前为止,只有12家新动力汽车制造企业真正有能力交付真正的汽车。这些包括:威来、魏玛、理想、小鹏、零跑、爱知、未来、娜拉等。这些汽车公司都是2019年左右开始发货的。经过几年的发展,2019年也是新生力量造车的大年。

2019年之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融资市场的绝对“热点”。作为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支持,吸引了大量的融资,动辄上亿、几十亿。但在退烧后的新能源市场,真正能量产汽车的新生力量寥寥无几。

高端品牌“智基汽车”也会有PPT吗?

SAIC、浦东新区、阿里巴巴联手打造“智基汽车”品牌,布局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但前两年并没有跟随ppt造车的潮流。从这一点来看,它已经有了远见。汽车作为科技的顶级产品,仅靠少数技术人员是无法用普通产品制造的,需要无数技术的积累。事实上,SAIC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知基团队的“秘密工作”。负责人陈红多次向项目组强调:“SAIC想要的不是用PPT造一辆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反复演示。”

智基汽车目前有200多人,预计今年年底团队规模将达到300人左右,明年年底规模将扩大数倍。

智基汽车重量级股东之一的浦东新区各级领导高度认可该项目,表示将充分发挥张江科技园的科技实力,赋予智基汽车以权力,并利用上海浦东新区国有投资平台张江高科技作为智基汽车的投资方。

另一个重量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也充分认可智基汽车,希望双方在新零售、人工智能、互联网生态、用户运营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之吉汽车第一轮投资因其客观机遇和主观绝对优势而受到重量级博乐人的赞赏。

客观来说,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虽然如火如荼,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并不多,高端领域的智能电动汽车更少。

事实上,终端市场对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特斯拉先卖得好。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市,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虽然政策在下降,但包括小鹏、威来、理想在内的中高端电动车销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可以说,汽车行业正在等待智能电动汽车大变革时期的真正到来。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5G和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正在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汽车场景体验。使用过电动车的消费者很难回到燃油车时代,这一切都为未来市场铺平了道路。

就像2010年以iPhone4为首的智能手机时代,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彻底颠覆了功能机行业,智能电动车领域也会出现一场“绞杀”革命。

这个市场有多大?官方机构预测,到2027年和2028年,中国电动汽车将达到20%,这是最保守的预测。假设当时保持年销量2500万辆,20%就是500万辆,这是巨大的想象。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大力扶持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充电桩的发展越来越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设备制造商、中游充电桩运营商和下游问题解决者三个环节。

国内充电设施运营商包括专业充电运营商、电动车企业、网络运营服务公司等。主要通过搭建运营平台为用户提供“收费服务增值服务”。然而,由于前期投入巨大,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充电运营行业普遍没有实现盈利。另外,现实中充电桩的互联互通也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被业界批评为发展难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有了优惠政策,充电桩行业面临着投资热潮: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分布式私人充电站在全国各地迅速建立,民间资本也加入了这个充电潜力巨大的市场。

2.动力电池冷却技术升级: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技术将日益突出,冷却技术将进一步升级。

3.新能源汽车将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与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叠加。它将引领未来的出行模式,对绿色环境和绿色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

4.在硬件供应链上拥有独特堡垒的汽车公司将从竞争中受益:从汽车厂商的投资目标来看,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那么开放的现阶段,在传感器、动力电池等硬件上拥有独特堡垒的汽车公司将从竞争中受益。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