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逆境中,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力量。今年长安汽车用数据证明了自己。
公开数据显示,长安汽车1-10月累计销量超过77万辆,同比增长23.5%,增速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相比之下,今年1-10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9.9%;共销售中国品牌乘用车575.2万辆,同比下降14.08%。
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对比,长安汽车今年的成绩都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一年前的长安又是另一番景象。2019年长安汽车也面临合资公司长安福特的销量,长安马自达销量下滑近20%,即使在集团正在努力发展的独立板块,也下滑了15%。
一夜之间,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拖垮看似没落的长安汽车,反而让它越来越有活力。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长安汽车逆势而上的秘诀是什么?在凤凰网汽车与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共同打造的《一线崔问》高端访谈栏目中,长安汽车乘用车市场部常务副总经理彭涛详细讲解了长安汽车逆风转向背后的故事。
在凤凰汽车的一次采访中,“这种积累来自于我们从2017年开始的第三次创业转型。”彭涛没有直接回答今年的成就。但是他提到了两个产品系列案例,一个是CS75Plus系列,一个是UNI系列。
从长安汽车销售构成分析,前10个月销售的77万辆中,CS75系列超过21万辆,而一栋车累计销量接近13.4万辆。其中,CS75系列销量增长近23%,益东销量增长高达148%。这两个系列产品的销量接近50%。
此外,在SUV市场,CS55 PLUS和CS35 PLUS在细分市场的份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今年6月推出首个产品的UNI系列,已连续4个月实现月销量过万,成为长安汽车另一大销售支柱产品系列。“因为这些产品的加载,而今年,我们在疫情环境下通过短直播视频与消费者互动。这是我们获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的关键。”彭涛总结道。
瞄准“明天”的产品力
显然,产品力是销量的基石,这是汽车营销圈的常识。但是为什么去年表现平平的长安今年突然爆发了?
对此,彭涛提到了三个关键词:科技、智力和权力。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于2018年开始第三次创业,并提出“向智能出行技术转型”。同年,长安汽车发布“北斗舒天”计划,明确提出智能驾驶、智能联网、智能互动三大技术支撑,深化对外合作,分阶段打造智能联网汽车。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北斗舒天”项目已掌握213项技术,实现了IACC综合自适应巡航、智能语音等100多项技术的量产,其中21项为国内首创。
长安汽车在智能技术领域的积累,以及技术驱动型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的作用,已经被上市时风靡一时的UNI系列产品所验证。
“UNI系列是针对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在彭涛看来,这是长安汽车智能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最佳受众,因为“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土著一代”。从90后可以看出,UNI的年轻定位远超同行。
为了更好的契合Z代消费者,长安汽车将“未来科技量产”作为UNI系列的口号。这里的关键词是“未来科技”,导致跨越式的技术目标。
在2020年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以“科技的力量”为主题,推出了UNI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与传统的新车上市节奏相比
“FaceID是从UNI-T的第一款产品引进的,同时L3无人驾驶引入量产,包括未来整车的智能语音交互。”彭涛介绍了UNI系列产品的特点。他说“这些未来将应用于UNI系列产品,这是我们在智能技术、智能交互、技术交互上的体现。”
据了解,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UNI系列第二款产品UNI-K采用“数据AI”模式,可使驾驶舱与整车形成闭环,整车OTA仅需20分钟。“通过软件更新,从而实现更快的上市时间,并使模型随时具备最新的功能,从而增加竞争力和新的商业模式。”
在谈到CS75系列的销量时,彭涛也以“产品实力是最重要的根本”作为回应。但和UNI系列一样,CS75系列也带有技术的标签,长安汽车将其定位为“明天的技术,明天的车”。明天是关键词。与UNI系列不同,CS75系列是针对80后消费者的。“它在CS75Plus上非常独特。在权力、智慧和设计方面,它稳步展示了少数民族的特点,满足了他们对产品时尚和年轻人的需求。”
彭涛说的很独特,是长安汽车对经典产品采取的竞争领先的风格。也就是围绕市场快速反应,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比如调整设计语言、动力系统、智能配置,就可以大大提升产品实力。
关注后浪,重视前浪,聚焦“一号工程”
“虽然我们在努力做很多事情,但是技术之路是没有止境的。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不断迭代和更新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在彭涛看来,长安汽车选择了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来改造智能旅行科技公司。
除了产品,长安汽车对消费群体的洞察也非常精准清晰。比如CS75系列针对80后,UNI系列针对90后。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长安汽车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
对此,彭涛提出:“注意后浪,但也不能忽视前浪”。他解释说,“消费者需求是多样化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的心,为你提供更好的设计,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体验。我觉得这个更重要。”
事实上,早在2018年长安汽车宣布第三次创业时,就包含了“服务客户到运营客户”的计划,“运营客户”被视为企业向智能旅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战略支点。
此后,长安汽车通过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建立会员制、加强粉丝互动、打造客户生态圈等方式,不断改善客户的愉悦体验,创造并与客户共享价值。2019年,长安汽车宣布将在三年内投资30亿元打造“朋友合作伙伴服务计划”,以透明的价格、时间标准、质量保证、快速响应、专业的服务为用户做出“诚信服务五大承诺”。今年,长安汽车以“客户管理”为第一能力、第一要务、第一工程。对此,长安汽车启动了“田字一号工程”——客服项目,坚定不移地实施“五个承诺”。
"长安自开始制造汽车以来,已经积累了1900多万用户."在彭涛看来,庞大的用户群就是推动长安汽车前进的压力和动力。“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希望我们的产品再次升级。”
通过持续的客户运营,长安汽车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客户。”长安汽车内部,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的标准。
结论:
百年长安企业,通过洞察用户,加持产品实力,快速迭代,用户运营,逐渐适应新时代的新玩法。
近日,长安提出了全新的“科技长安,智慧伙伴”的品牌定位,再次展现了——科技智慧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汽车行业快速变革的方向。
去年12月,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长安汽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北斗舒天”智能战略的核心支撑,其使命是实现软件定义的汽车,打造“快速先行、极致体验”的软件核心竞争力。
今年11月,长安汽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长安计划在5年内将R&D团队增加到5000人,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除了不断努力,长安汽车还将与华为、宁德时报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三方正在共同开发智能网络化电动车平台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