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像新能源动力汽车。然而,由于氢的大规模制备、运输和储存及其作为车辆燃料的使用,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克服的成本和技术问题。目前氢燃料汽车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
12月7日,第八届深圳国际低碳城市论坛2020绿色发展城市峰会论坛和能源论坛在深圳举行。
会上,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于静表示,氢能被广泛视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对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帮助中国提前实现碳减排承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氢能最典型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汽车。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时间。在各地的“氢能热”中,要科学规划氢能的定位,警惕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10月,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只有647辆和658辆。
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35年,我国燃料电池数量将达到100万左右,商用车将实现氢动力转换。在很大程度上,这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时间。
但行业下游市场需求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但上游产能供给有过剩的趋势。
网上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氢能行业名义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5个项目达到100亿元水平。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与环境中心主任熊表示:“对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说,这个宏伟目标有利于产业发展,也就是说大家对产业前景都非常看好。但现阶段,在市场空间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值得对上游如此大的产能进行深入思考?”
此外,有行业专家指出,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氢能的发展路线图相对清晰,但在实施方面,应主要集中在产业集中、技术核心竞争力强、技术装备独立、经济实力强的地区,优先布局相关产业。
他认为,各地应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技术本身的支持,鼓励市场竞争,最终筛选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