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无人驾驶能实现吗,以后真的能放弃驾驶吗?

无人驾驶离我们有多远?无论是上下班时拥堵的路口,还是节假日排长队的高速公路,这些场景都很烦人,但已经习惯了。据统计,当交通面积占道路面积的40%时,交通流量开始下降,直至出现拥堵。当你来到蚂蚁的世界,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他们的交通也很繁忙,道路占用率高达8%,但交通不会下降。这是因为每只蚂蚁都会自我调整,以达到群体生存的最终目的。那么对于人类来说,能否利用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让车辆像蚂蚁一样协调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交通效率呢?

其实这里说的无人驾驶才是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的分类标准,自动驾驶可以分为六个等级。L0表示汽车完全由驾驶员驾驶,L1和L2表示汽车系统可以辅助驾驶,但驾驶员必须时刻观察路况,不能放松警惕。L3级别,遇到特殊路况可以选择自动驾驶。但是,当汽车提出要求时,驾驶员需要继续行驶。至于剩下的L4和L5级别,是自动驾驶的理想情况。

要实现无人驾驶,必须有三个方面: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别代替人眼、大脑和手脚。首先,传感层摄像头可以快速识别汽车尾灯、红绿灯、车道线、行人等。但光线较弱时可能会有危险。2018年3月,优步的一辆自驾车因为行人过马路刚好在阴影区,摄像头没有看到而发生撞车。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环境信息,我们需要雷达的帮助。毫米波雷达可以穿透雾、烟、灰尘等。为系统提供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信息。超声波雷达可以在短距离内探测障碍物,实现自动停车的功能。激光雷达分辨率高,可以扫描60米半径内的周围环境,形成3d图像。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局限性。因此,如何实现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也是研究者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获取信息后,需要交给决策层,也就是放置在车后的主控电脑,可以快速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帮助车规划路线。最后,执行级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指令控制小车前进。目前,谷歌、百度、腾讯等中国公司旗下的Waymo已经开始l4至l5自动驾驶测试。然而,现实中99%的人声称,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只有L2到L2.5,也就是说,他们有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帮助司机处理危险情况。比如ICC智能自适应巡航功能,可以感知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一旦对面减速系统会控制车辆减速,安全距离恢复后,IBE自动刹车功能可以识别前方障碍物,提醒驾驶员注意。如果驾驶员没有反应,系统会自动刹车以避免碰撞。

此外,还有LKA车道保持辅助、tTJP交通拥堵辅助等功能,这些都无法达到无人驾驶的水平,但也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