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联合会发布了2020年11月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
11月份,制造商批发销量为226.3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9.2%。今年1-11月累计批发销量1745.1万辆,同比下降7.8%,减少147.5万辆。
今年自主品牌的传统车低迷导致年底走势疲软。
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增长24.8%。其中,插电式混动销量3万辆,同比增长160.0%。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达到15万辆,同比增长122.3%。
11月份,电动汽车高低端强劲增长趋势明显,其中A00销量4.8万辆,占比上升至纯电动汽车的32.0%;B级车型市场份额为23.0%,同比增长强劲。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龙头企业表现良好,前三名企业超过2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洪光MINI售出3.3094万辆)、比亚迪2.6015万辆、特斯拉中国2.1604万辆,前三名企业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46.5%。
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北京汽车保有量增加2万辆,上海购买新能源的热潮愈演愈烈,以及企业对新能源生产和销售的强烈追求,预计今年最后一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预计未来会持续上升,或者对二三线城市形成示范效应。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V型”反转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上半年增速为-43%,下半年预计增速为70%。根据协会的数据,年销量估计为113万辆。这不仅是基础因素,也是新能源汽车积累新动能的过程。
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新动能已经体现出来,高端特斯拉和Microelectric MINIEV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核心主力。其核心是加快降低成本,满足更多的消费者需求,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崔东树认为,在2021年降低成本仍然是缩小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差距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双一体化政策的深化,2021年新能源汽车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每辆增加15万辆完全有可能。限行城市电动汽车增量发展与高端电动汽车增长重叠,非限行城市主流市场电动汽车将逐步启动。
随着双点政策的严格执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将做出一定的增量贡献。最近日美两国政府都改变了新能源发展战略,特别是日本大力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的态度逐渐明朗,日本汽车公司被迫加快推广电动汽车。中国合资企业新能源发展速度具有爆炸式增长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