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从“跃进新战线”到“退至后方”,东风这几年的人气怎么样了?

这两年自主品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城、吉利、长安等车企发展越来越好,甚至走出国门,把品牌大旗放在海外。但是有些人住在高楼里,有些人住在深沟里。在自主品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汽车公司被时代的潮流打败。

相信五六年前,关注自己品牌的朋友一定听过“流行速度”这个说法。作为来自东风汽车集团的品牌,东风在2009年至2016年的7年间走红,品牌年销量从5万辆以上到26万辆。全盛时期销量在自有品牌中排名第八,近七年年均增速超过30%。但2016年后,东风的知名度逐渐下降。

2017年底,虽然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同比增长4%,但东风热门品牌销量同比下降-12%;2018年,受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影响,东风人气下滑幅度加剧,同比下滑-44%。2019年和即将到来的2020年底,东风的知名度并没有提高。2020年前十个月,东风流行品牌总销量为71943台,今年难以实现16万台的年度目标。

五年前,东风的火爆销量并不是国产品牌的头营,但至少是势头强劲的第一梯队之一。现在这个牌子就像足球场上的小罗。昙花一现,就红了。在很多车迷眼里,东风的人气遭遇滑铁卢的原因有很多:汽车市场的衰落,产品力的下降,品牌力的缺失.但在更深层次上,东风的火爆违反了哪些“自主品牌戒律”?这个还是值得研究的。

长期逆向工程,犯了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忌讳

虽然我不是东风的大众车迷,但不得不承认,作为15款大众精艺X5车型的车主,这款车确实好用(注意这里不是“好开”)。在11万公里的使用中,大空间给了很多便利。采用三菱4A92发动机,模仿老黑客的四轮独立底盘结构,使得这款车相当坚固耐用,是一款不错的工具。但是至于NVH调整和人机工程学调整,在这辆车上并没有体现出来。

换句话说,五年前,很多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完美。东风大众可以凭借逆向工程和吸纳,让一款空间大、配置高的SUV达到10万的价格水平,真的可以赢得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今天,东风广受欢迎的十万级汽车市场,已经从“生产资料”变成了“享受工具”。也就是说,哪怕是十万级的车型,大家都想获得更高的体验。这也对自主研发能力和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基础的三个部分的研发中,国内很多车企也建立了这种价格模式的价值感。哈弗H6早期使用自己的1.5T DCT动力系统;长安CS55系列也采用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热效率高。

而东风流行?2020年的今天,东风广受欢迎的动力系统阵列非常广泛,涵盖1.5L、1.5T、1.6L、1.8T、2.0L、2.0T,但这些动力系统无一例外都不是东风丰星自主研发的。1.5L、1.5T、1.6L的发动机都是三菱的4A91或4A92系列,而大众M7商用车上的2.0T发动机是三菱的4G63系列。

内部,凌志MPV搭载的2.0L和1.8T发动机,以及流行的T5L,都是以“DFMB20”和“DFMB18TQA”作为代号。但他们仍然无法隐藏自己作为逆向工程产品的身份。其2.0L发动机源自PSA的旧EW10发动机系列。东风普及只是给它增加了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使效率略有提高;流行的1.8T发动机技术上来自老款罗孚Kavachi 1.8T发动机。由于技术陈旧,121kW的动力储备甚至比很多自主品牌的1.5T发动机都要少。

当然,除了动力系统,东风还需要逆向工程,底盘悬挂也是。东风流行的凌志MPV系列的原型是三菱航天齿轮,也就是“航天车”。本世纪初,东风流行的东风凌志由东风刘琦直接从三菱引进,基于航天飞行器进行国产化改造。并在2007年经历了重大变革,逐渐演变成现在流行的灵芝。

东风流行灵芝M5

但三菱空间齿轮对目前的凌志车型还是有很强的存在感:东风凤兴凌志也采用了类似于无载车身的结构,前悬架是带扭杆弹簧的双横臂,后悬架是非独立整体桥。与普通MPV相比,源于Space Gear的凌志在悬挂设置上更接近轻型货车的设计,因此承载能力突出,可以搭载更多乘客,也可以作为厢式货车使用。

三菱太空齿轮

当然,除了凌志之外,各种车型的底盘悬挂,比如东风凤兴旗下的精益系列、T5系列,一般也是逆向工程打造的。与东风集团合资的日产、雷诺、PSA,都提供旧平台作为东风普及的蓝图。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长期坚持逆向工程的Zotye、黄海、双环,那些年都有不错的销量。为什么后来都逐渐崩溃,东风却红了却还能生存?原因是东风受欢迎,有东风刘琦撑腰,有“先得月后得水”的先天优势。Zotye和黄海都是“单枪匹马作战”,没有任何合资背景。即使在逆向工程中,他们的实际产品也很差,各种故障频繁发生。

东风之所以受欢迎,是依靠东风汽车与合资品牌的紧密合作,给东风带来了更好的质量控制和制造技术。技术处理的时候,往往是整体处理。从下游供应链到装配流程,东风流行的技术虽然老了,但也算是真的。这也是东风的热门产品在稳定性能上依然有显著点的原因。但这样的“输血式”造车也为东风的普及带来了依赖现有技术的惯性。

对技术处理的长期依赖,使得东风不仅在三大件上广受欢迎,在搭配调整和内饰设计上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东风凤兴仍然没有自己的研究所,大部分开发工作依靠东风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和合作企业。而且不能自己进行人体工学调整和NVH校准。几年前,他们的座位是直接从国内供应商那里购买的。就作者自己的15款精艺X5来说,前后座虽然宽大厚实,但是腰背的支撑力很弱,长时间骑行很容易感觉疲劳。

显然,缺乏自主研发给东风大众品牌的上升历程带来了诸多障碍。现在的独立汽车公司,没有完善的技术储备和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很容易落伍。

后知后觉的策略让东风大众面临更多考验

足够的量变可以导致质变。说东风这两年销量下滑只是因为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显然没有说服力。对于东风热门车企来说,如果技术跟不上,还是可以通过定价、定位等一系列合理策略来弥补。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东风的流行品牌中,遭遇定位和策略的弱点。

在东风大众销量暴涨的年代,稍微关注一下就会发现,东风大众车型的价格定位一般在6-12万之间;买这些车的消费者也是国内消费者(精一系列)或者三四线城市的个体户(灵芝系列)。当时东风的火爆策略还是挺吸引人的。

以作者自己的精益X5为例,虽然这款车体积不大,但却是“中国市场第一款超大尺寸SUV”。得益于短前四轮四角的设计,其内部空间非常宽敞,空间利用率极高。在“大空间能取得一半成功”的时代,精益X5的月销量往往接近1万台。

但是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东风的火爆,在大空间里享受甜头,总是把大空间放在宣传的首位。然而,国内消费者对家用车的需求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对实用性的追求,到对内部舒适度和氛围的追求,十万级竞品车型也是“悄然高档”。为东风普及打开销量的精益SUV系列,显然空间大,但整体内饰设计有很强的塑料感,相当便宜。

即使在更新的精一X5和更新的流行T5系列中,内饰设计仍然以硬塑料为主,再加上相对较薄的NVH品质,仍然无法为家庭用户带来出色的驾驶体验。忘了改善内饰质感,东风大众也“忘了”推动家用车消费模式改变的——年轻人。

长期以来,东风受欢迎的目标消费者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年男性,而不是八九十年代后崛起的年轻消费者。这背后,不是东风红了,不想脱离年轻市场,而是背后负担太大,负担太重。原因是一系列决策失误。

从2016年开始,东风连续三年频繁更换教练。从、秦、到,短短三年间,四位总经理发生了变化。这期间,东风的大众化经营策略一直在“稳家、幼网联”的定位之间不断切换,近几年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孤独感”。同时,在东风的普及中,也存在着车辆矩阵冗杂等问题。单在10万级SUV市场,就有大众化的T5、大众化的T5L、精艺X5、大众化的SX6车型,不包括精艺XV、精艺X6等。

俗话说“孩子多了容易打架”,但也需要分场景。长安和长城的“孩子”多吗?但是这些独立厂商拥有的车型都有明确的定位划分、价格划分和人群划分。而且东风普及,这么多车投入使用,都是以家用为导向的十万级车型。最后只能陷入“打自己”的境地。

事实上,在一系列决策失误后,东风终于在事后开启了下一轮探索模式。在新任总经理唐静的带领下,东风凤兴正式发布了首款真正年轻的SUV——凤兴T5 EVO。东风大众也在大众化的T5 EVO上展示了其全新的设计理念——“Front Dynamics”。从产品来看,独特的设计可能真的会吸引一些年轻人。

但在UNI-T、ICON等一系列车型的“围剿”下,T5 EVO的火爆能否让东风红起来,重回高卖位置?在笔者看来,如果这款车质量还过得去,还是有一定机会拥有高性价比的。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年轻SUV市场,最终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其实对于东风的知名度来说,与其专注于乘用车SUV,不如专注于低端MPV。在国内MPV市场,已经形成两极分化。以五菱洪光系列为代表的低端MPV和以GL8为代表的高端MPV在市场上表现踊跃。

起步价不到6万元的灵芝系列,在低端市场还是蛮有前景的。首先,灵芝的优势在于空间更大。无论是拉人还是载货,这款车都能带来比五菱洪光更好的效果。同时其配套的1.6L和2.0L发动机,虽然技术陈旧,但比可靠省油,更能满足个体户和交通行业的需求。事实也证明,灵芝系列是东风当红家族中最畅销的车型,平均月销量非常稳定。

如果可能,很多消费者希望东风继续挖掘灵芝的潜力。用谁的平台,用什么力量都无所谓。只要东风受欢迎,能让这款车看起来更好看,质量更好,保持现在的售价,市场潜力就显而易见。

话说回来,从低端开始,慢慢向上实现品牌,国内有很多例子。东风热门的“故乡”五菱汽车不也是这样吗?但是这条路太长了,东风不流行。

结论

可以说,从2016年到2020年,东风丰星未能抓住自身品牌的机遇取得进步,今天却显示出落后。今年对于东风的火爆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汽车市场下滑的背景下,为自有品牌的“淘汰制”按下了加速键。如果在后续的发展中,东风依然火爆,依然不做技术和设计创新;如果我们仍然不改革自己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定位,品牌很可能会保持低迷。

前不久,东风大众迎来了更年轻的管理团队,东风大众所期待的产品创新,在大众化的T5 EVO车上都能看到。但是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老车主,我真心希望这种创新能保持下去。

要么,别动;或者,干脆把他换个底朝天!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