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限价又涨了!”
昨天,江淮汽车的投资者兴奋起来。
事实上,昨日早盘收盘后,江淮的投资者就有了“涨停”。
这是因为,昨天上午,大众(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R&D中心正式揭牌,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35万辆的生产基地,并于2023年投产一批基于MEB平台的新车型。
“江淮只有200亿的市值,现在要投资200亿建新基地,正在和大众合作开发新能源。这多好!”一个股东对功夫汽车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该股在过去一年中已经涨跌了19次。昨天是江淮过去一年的第20个涨停。
在功夫汽车看来,资本市场的表现是最直接的“用脚投票”行为。大家开始以全新的价值评价江淮汽车的前景。特别是随着大众(安徽)有限公司的成立,江淮汽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经过多年深度调整的“阵痛”,江淮汽车迎来了一个甜蜜的开始。
(1)真正与公众“共舞”的人
12月8日,大众(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R&D中心正式揭牌,大众(安徽)R&D中心正式竣工。与此同时,合肥的制造基地正式启动。
接下来,这个年产能高达35万辆的生产基地不仅将使大众(安徽)成为继南北大众之后第三家推出MEB平台车型的汽车公司,还将在这里优先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大众B级车、C级车等燃油车。
其实,在大众(中国)(安徽)之后,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大众对这个中国“第二故乡”的重视。因为除了新开工的制造基地,竣工的R&D中心更具有战略意义。
据悉,这座全新的R&D中心集R&D、质量保证、同步工程、全功能预生产和测试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的新理念。此外,奥迪ag计划在合肥设立一个数字中心,为集团新能源产品提供汽车联网和数字服务。
大众汽车负责人Diss表示,未来三年,大众集团将通过其在安徽的R&D中心开发基于MEB平台和全新纯电动产品矩阵的车型,并提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毫无疑问,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第一受益者将是刚刚完成更名的江淮大众。
可想而知,随着大众(安徽)本土化R&D团队的成立,大众与江淮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将进一步深化。正如安进董事长所说:“(此次合作)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吸收大众优秀的汽车制造经验,不断提高R&D和制造能力。”
(2)大众助力成为独立大品牌,加速走向全球大众。安徽成立后,江淮自己的汽车业务其实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与普通合资企业不同,大众和江淮在各自主营业务上可以形成深度的互助互补,思豪品牌也会成长发展。
根据今晚公布的1月至11月最新销量,江淮累计销量达到41.67万辆,同比增长7.74%,11月同比增长23.67%,成为逆势走强的少数车企。
其中,思豪X8上市以来销量表现良好,与思豪X7、X4形成了良好的SUV产品组合,进一步提升了思豪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力。
借助与大众合资合作的机会,江淮汽车将在思豪品牌的发展中获得全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力。除了乘用车业务,江淮发展良好的商用车行业也将因大众而实现快速发展。
就像JAC锐锋品牌在广交会上宣布独立一样,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随着江淮与大众合作的不断深入,锐锋品牌在质量控制上引进了德国VDA 6.3质量管理体系,充分保证了产品的高价值质量。
同时,锐锋品牌将在研发上全面标杆大众MQB平台,并在全新的JE-GS平台基础上开发新产品。
因此,我们不难想象,未来JAC有可能直接成为大众旗下类似斯柯达的品牌,JAC在商用车方面的优势将在大众集团的背书(直接出口或在其他国家合资生产)下,加速JAC走向世界。由此,有望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江淮汽车,想象力无限。
(3)左撇子大众,右撇子卫来,新能源轨道“隐形巨人”出现
11月,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江淮汽车、威来汽车等整车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建设,创新“车电分离”等经营模式。
事实上,交付量日益上升的威来汽车与江淮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好,这将对江淮和安徽双方都有很大的好处,也将有助于安徽加快新能源、智能联网汽车等新产业集群的建设。
可以预见,随着与奥迪ag合资合作项目的加快和与威来的合作,江淮汽车在新能源轨道上的“后助推”将是极其巨大的。
(4)功夫拍摄
在功夫汽车看来,江淮汽车目前有三个想象空间:一方面是大众深度参与江淮混改进程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是与威来汽车良好合作创造的新的产业生态;另一方面,江淮汽车自身的业务和运输业务在大众的赋权下获得了全球发展机遇。
可以说,即将脱胎换骨的江淮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全新的典范。
这样,一年20次的每日限额也就顺理成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