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络技术频道】大约三个月前,笔者应邀参观SAIC港口生产基地,76秒的平均下线速度带来的震撼,如今历历在目。前几天,笔者来到了SAIC客车集团第四大生产基地——SAIC宁德汽车制造厂。这座超级智能工厂仅用了17个月就建成投产,被官方誉为SAIC创新发展的“航母基地”。按照“灵活、数字化、自动化、数据化”理念打造的生产线,平均每分钟甚至可以生产一辆新车,包括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新MG5、MG pilot、HS。
工厂简介
SAIC宁德汽车制造基地所在园区占地约6800亩,纵向南北长3.5公里,横向东西长1.5公里。分为汽车厂和配套件厂两部分。主机厂占地约2100亩,采用一次性规划、分布式实施的策略。一期总面积1500亩。其中整车厂的四大工序(冲压车间、车身车间、喷漆车间、总装车间)也纳入一期规划。
俯瞰基地
得益于“沿海腹地”的地理位置、相对丰富和配套的产业链以及更多智能和科技生产手段的加入,SAIC宁德厂平均每分钟都能生产一辆新车。计划一期年产能24万辆,两班制60JPH,饱和产能30万辆。
SAIC乘用车对宁德基地定位明确,在东南沿海布局新的智能工厂,打造SAIC乘用车重要出口基地之一;目前有10月份推出的MG Pilots,11月份推出的全新MG5,纯电动汽车CLEVER,出口东南亚的SUVMG HS。明年大概会有两款全新的车要制造,还有十几款改装车,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工厂车间有哪些亮点?
车辆从0到1,从各种材料到成品,都会经历生产阶段的四大环节:冲压、车身、喷漆、总装。车身车间是我们这次参观的重点,主要工作是焊接。冲压车间生产的冲压钢板将按分类运送到各分类总成的生产线上,然后通过焊接组装形成BIW。
一个
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负责车身车间
根据现场布置,车身车间和冲压车间为贯通式设计,总面积72576,由三条30JPH分线、两条40JPH主线和一条60JPH装配调整线组成。
全身车间给人的印象是自动化率很高,511个机器人,4个在线测量系统,3台激光焊接设备,焊接总自动化率99%。我们很少看到工人在院子里的车位上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数控机床、六轴机器人(机械手)等设备,从智能水平和智能设备的密度就可以看出来。
不仅如此,车身车间也将“数字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机器人大数据智能诊断技术,车身车间主动预警1000多种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20%。在车身车间,因为自动化率达到99%,所以也是工人最少的车间。车身车间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复查和排除故障。
机器人可以在车身车间完成自动点焊、螺柱焊、CO2焊、自动涂胶、自动铆接等先进工艺和流程。通过高度灵活的生产线和机器生产线;物流和运输“零”叉车等先进技术可以帮助车身车间实现高节拍和高自动化率。
激光焊接技术是另一个亮点。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车平台总工程师辛敬泽表示,激光焊接强度比传统点焊工艺提高25%以上,密封和隔音优于传统点焊。另外,从美观上来说,传统的点焊需要用装饰件覆盖,全新的MG5轿车的溜背造型明显不合适,所以车身顶盖和行李箱盖都是激光焊接,这样外观可以整体成型,更加美观。
更有趣的是,我们还看到大量的AGV小车在整个车间的每个角落灵活穿梭,当前方有行人或障碍物时自动做出反应,等待合适的时间再次前进,从而智能地完成运输各种零件的重要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2
装配车间:燃料油和新能源混合生产
宁德工厂的装配车间是亚洲最大的,占地面积约14万,可实现100%自动化制造工艺。车间广泛采用高自动化设备进行车辆装配或辅助装配,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机器操作系统、RFID自动识别、扭矩大数据分析、先进质量监控等技术,为工厂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宁德工厂的一条生产线相对于传统总装车间的流水线,往往只需要两到三个人,生产效率高是由大量的智能设备而不是人力造成的。如我们所见,在传送带上,工人正在操作机械臂来完成内部组件的装载。
工人们仍然可以在车间里看到“拧螺丝”。但与传统扳手不同的是,工人使用电动扭矩扳手,智能设备成为主力,人力起辅助作用,节省劳动力,精度大大提高。
底盘和内部装配一样,是在人和机器的配合下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SAIC大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异常信息监控和精确控制,生产线上的拧紧合格率达到98%。
这个车间最大的亮点是高度灵活的生产线。机器输送线的支线和主线都是4个平台6个型号的混产形式。以目前生产的MG5、Pilotage、CLEVER为例,当这些燃油车的车架通过动力电池装配线时,机器人系统会自行判断识别,此时不会启动安装程序。Claiwei的CLEVER框架经过时,电池自动组装。就是这样一款内外兼修,有形无形都为运动背书的专属后浪车,一度成为大批年轻消费者追捧的热血车。从第一个月近万台的批发量来看,产量需要保证。
在最后一个时期,宁德工厂所在的园区有30多家轻型一级零件供应商。此外,园区采用了附近第一种直供物流模式,实现了70%至80%的零部件直接供应给主机厂,生产物料在半小时内运输到线侧,保证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独特的地理优势,有些零件可能需要工厂提前购买,这就需要大量的存储成本。园区的产业链优势大大降低了库存压力和制造成本。
三
期待新能源,携手宁德时代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达到5.9千兆瓦时,同比增长44.0%。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进攻性。
从企业角度来看,动力电池1-10月累计装机容量在宁德时代排名第一,达到19.8GWh,占市场份额近50%。不难理解为什么无数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始“拥抱”宁德时代,新动力威来和宁德时代成立电池资产公司,传统而强大的宝马和大众与宁德时代一合作
SAIC是中国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MG品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它对新能源没有野心,恐怕SAIC不会相信。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宁德时代的腹地建厂,无疑提前释放了未来更紧密合作的诚意。
目前,宁德时代提供电池的CLEVER在SAIC宁德工厂正式投产。未来,更多的MG新能源汽车将搭载CATL动力电池,甚至SAIC的其他战略车辆也可能在这里启航。
摘要
SAIC宁德工厂是SAIC现在乃至未来的重要战略要地之一。它不仅拥有国内顶尖的生产技术和世界领先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将智能化和网络化融入生产运营中。自身硬实力水平高,有更多的资本去匹配和匹配外部行业。
地理上,作者也充分感受到了SAIC工厂的工业野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时、地利、人和,将为MG和SAIC的国内外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电气化改造正在进行中,早日实现战略目标指日可待。对SAIC来说,这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也期待MG和SAIC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成为更耀眼的自治之光。(图片/文字:太平洋汽车网黄增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