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十年一换:经济环保,何乐而不为?

“以旧换新”成为今年年底的热门话题。最近,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十几个部门不断发文,明确深化汽车流通体制改革,畅通新车、二手车、报废汽车、汽车进出口内外流通;促进家电和家具的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补贴淘汰旧家电,购买绿色智能家电和环保家具。充满时代感的“以旧换新”,又一次回到了消费市场的视野。

相对于互联网后半段诞生的“新概念”营销,如数十亿的补贴和社会裂变,以旧换新的历史太长,无法验证。然而,一般的“以旧换新”政策始于大约十年前的2009年。

当时,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下,2009年被认为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艰难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国家及时公布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有力刺激了国内消费。数据显示,自2009年5月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以来,截至2010年5月,全国共补贴汽车10.6万辆,补贴金额14亿元,带动新车消费126亿元。

执法力度较大的五类家电(电视机、冰箱/冰柜、洗衣机、空调、电脑)取得了显著成效。家电最后一轮“换货”,全国新家电销量累计9248万台,直接拉动家电消费3420多亿元。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消费增长受到冲击,家电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促进绿色家电普及的总体政策下,能够实现家电市场反弹和增长、构建循环健康的家电体系、煽动家电股票市场的措施都被寄予厚望。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许多享受过“以旧换新”优惠的消费者对消费升级有着强烈的需求,“以旧换新”可以有效激活他们的消费潜力。

“汽车、家电、餐饮等大规模消费和重点消费是消费市场的支柱,也是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早些时候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向农村推出汽车,实行汽车、家电、家具“以旧换新”,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说,“以旧换新”不仅是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促销手段,更是利国利民的经济手段。对于家里还在使用家用电器的消费者来说,为什么不在购买新产品的同时为环保做出贡献呢?

书写:新快报记者陈绘制:廖慕星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