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讴歌这个品牌,相信大家一直都有一种“忽隐忽现”的感觉。的确,作为本田的高端品牌,讴歌从2006年开始作为进口车进入中国。当时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高端形象的热潮。同时,为了加深国内消费者对品牌的吸引力,2016年,广汽讴歌正式打造自己的讴歌品牌车型,并推出专门为国内市场设计的广汽讴歌CDX。
作为广汽讴歌的第一款国产车型,CDX应该扛起广汽讴歌的销售大旗,按照既定计划,广汽讴歌CDX应该利用其产品快速开拓国内细分市场。虽然改装后的CDX在今年6月份正式上市,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这款车的销量远低于当时的预期。
单月销量仅501辆
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后,广汽集团7月份迎来销量大增。数据显示,广汽7月份销量18.39万辆,同比增长16.38%。独立、合资、新能源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其中合资品牌增幅最大,但广汽集团垫底的只有广汽讴歌。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讴歌品牌在中国的年销量分别为16348辆、9071辆和14786辆。2020年1-5月累计销量仅为3578辆,同比下降24.48%。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广汽讴歌CDX,今年5月至7月的销售业绩分别为:389辆、553辆和2501辆,而CDX 1月至7月的整体销量则差于同品牌爆款的月销量。从数据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广汽讴歌CDX并没有真正依靠产品来冲击市场,也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来打动消费者。
品牌力不断下降
可以说,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口碑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绝对标准。因此,在市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品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作为豪华品牌,如雷克萨斯、凯迪拉克,销量持续上升,而广汽讴歌销量持续下降。消费者宁愿选择提价取车的雷克萨斯,也不愿选择提供优惠终端销售的广汽讴歌。这也证明了因为品牌力下降,讴歌的销量不如以前,与竞争产品的奢侈品牌有很大不同。
有人说是国产让广汽讴歌。作为一款高端本田车型,在国产之前,讴歌的销量和口碑被认为是二线豪华品牌中的佼佼者。但讴歌国产之后,广汽讴歌销量越来越差。其实从国内来看,讴歌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本来应该表现的更好,但从产品本身来看,本田国产后对讴歌的态度不如以前,甚至经销商都把广本和讴歌连上了电网,使得这个高端品牌与本田拉开不了距离,失去了日本奢侈品牌应有的性能。
同时,讴歌和本田的相似度太高。虽然讴歌和本田是一家,但讴歌毕竟定位更高。如果和本田过于相似,会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讴歌不仅外观和本田差不多,平台和引擎也差不多,完全没有自己的卖点。
产品线单一 对市场冲击不大
毕竟市场不能打开销量,也不是单纯的品牌力造成的。产品线单一也是主要原因。总的来说,广汽讴歌母品牌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完整产品矩阵。目前的产品矩阵不够丰富,产品更新缓慢。目前,广汽讴歌自2016年本土化以来,只推出了三款车型:CDX、黑索今、TLX-L,这些车型在中国制造多年,没有完整的产品矩阵。另一方面,雷克萨斯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虽然采用进口方式,但在中国仍有10多种车型。
在日本的奢侈品牌里,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在德国的奢侈品牌里,讴歌就更没有底气了。在紧凑型豪华SUV中,奔驰、宝马、奥迪都有自己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众所周知,奔驰GLA、宝马X1、奥迪Q3在欧洲都有自己的原型车,而中国专用汽车CDX在海外没有自己的原型车。虽然专车的开发和销售没有问题,但作为高端品牌,这样的车型也引起了国内消费者的极大质疑。
根据厂家指导价,讴歌CDX的价格在22.98-34.98万元之间,在竞争车型中似乎很划算。不仅起步价低于奔驰GLA、宝马X1、奥迪Q3,如果结合目前竞争车型的终端价格,也没有优势。因此,这也使得广汽讴歌CDX的性价比突然下降。毕竟BBA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还是远远高于讴歌的。
写在文末
综上所述,虽然第一款国产车型CDX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节点推出的,但广汽讴歌在奢侈品品牌的认可度、产品口碑、产品定位等方面做得不够清晰,也做得不够努力,导致目前的状况,远不如之前。
直到今天,讴歌的市场仅限于北美市场。忽视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方式,雷克萨斯的品牌战略绝对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以至于在全球化快节奏的时代,他们无法适应,踩错了节拍,踩错了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