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动驾驶14收录了原傻老头织锦
本文基于公共信息,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对5G主题的投资没有显示出任何模式。例如,在此之前,最热门的消费电子产品是细分产品,即价值不大的TWS耳机。至于5G带来的新生态,即使是最有逻辑、最能讲故事的a股,也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这不妨碍我们。这个时候首先要找到5G新生态的轨道。这里我们有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5G或者6G或者7G未来最大的应用将是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想象一下我们将来会采用什么样的交通方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觉得只能是自动驾驶。
每一次生产力革命本质上都是人类的解放,把人们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发明创造,享受生活。例如,蒸汽机发明后,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目前,我们的车载交通方式与步行相比缩短了两地之间的时间,但一旦发生拥堵,就会导致花费更多的时间,效率更低,风险更高。实现自动驾驶后,这种情况会大大缓解。
自动驾驶仪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它将彻底打破我们现有的商业和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的生活本质上是大机器时代的产物。以美国为例。与1950年相比,2020年的美国变化不大。我们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都在1950年成形了。
自动驾驶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将是电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根本体现,完全取代大型机械时代。我们未来面临的技术进步,生活形态的变革浪潮将比过去70年快得多。
这个市场有多大?试想一下,过去的十年是智能手机的十年,光是自主车的市场就是手机的十倍,还不包括新的生活格式。
第二个结论:通向自主驾驶的赛道只能是电动车。
电动车其实出现的时间不比燃油车晚。根据1900年美国新车销售登记记录,当年上路的新车有38%是电动车。
至于电动车能不能代替燃油车,大家已经吵过架了。毕竟这个动作太大了。作为一个大的就业部门,燃油发动机关系到几千万人的工作和背后的家庭,不是简单的改变。
一般来说,对电动车持怀疑态度的人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电池。目前最好的锂电池能量密度只能达到160kh/kg,从性价比上来说,挑战燃油车至少需要300kh/kg。其他问题包括环保、安全、电网等等,我就不细说了。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关键。淘汰燃油车的逻辑简单粗暴,因为电子技术淘汰机械技术是历史的必然。为了实现一个机械功能,电子技术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说自主驾驶是未来交通的终极形式,那么燃油车赛道注定是死路一条。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侧停车。这是我们在网上找到的关于侧停车的步骤,在实践中不容易操作,这就是纯机械的问题。
但是如果是电动车,自驾电动车可以实现四轮转向。完全不需要输入,如上图所示。只需将四个车轮对准车库位置,然后驶入。这只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最基本的功能。
传统的燃油车由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部分组成。发动机是动力源,变速箱是发动机机械动力平稳输出的高科技产品。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地球机械技术的巅峰。
上图是典型自动变速器的剖视图。一个简单的六速自动变速器,里面有几千个备件,这些备件的组装必须有合理的误差。设计中需要考虑长期运行的磨损补偿,也要考虑不同温度和效果下的发动机。匹配以确保平稳的动能输出,这可能需要50或60年
的甚至上百年的工业经验积累。但燃油车时代的变速箱就像机械表一样,哪怕制造技艺再高超,也不过是机械时代的绝响,因为电子取代机械,属于典型的降维打击。
电池加电机的组合,可以将燃油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的组合,轰的渣都不剩。电机的反应速度快,可以瞬间将指令转化成机械动作,但是燃油发动机需要中间有一个转化。单单将汽车的动力转化平顺就需要加一个自动变速箱,可想而知将来如果实现了自动驾驶,燃油车的改造难度有多大。
奥迪用四十年的时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才有了现在引以为傲的全时四驱系统。但这个系统,对于电动车来说,不过是更新一次软件的工作量,这就是代差,这种差距大的让人绝望。
比尔·盖茨曾经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会上表示,如果通用汽车公司像计算机行业那样紧跟技术的发展,我们早就可以用1加仑(3.785升)汽油跑100英里(1英里=1.61千米)了。这个表述当然引来了通用汽车的反击,但汽车企业用了五十年的时间,才将百公里油耗从十几升降到了五六升左右,确实没有什么太大进步。
可见要想实现自动驾驶,有且只有唯一一条路径,那就是电动车。
由此,我们的结论就昭然若揭了:自动驾驶必将崛起,因为它是5G与电动车两条万亿赛道的终极合拢处。
原标题:《自动驾驶:5G与电动车两条万亿赛道的终极合拢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