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少了惊艳,多了精致,新CC家族正在突破“小人”的桎梏。
什么是「小众车」?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但在某些领域有自己的技能,能引起特定消费者共鸣的产品,就是小众。但是汽车公司真的愿意抛弃市场,追求自己的感觉吗?除了斯巴鲁和马自达在技术上的“剑走偏锋”,更多的车企自然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得到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对于那些一直以成熟和稳定著称的流行品牌来说尤其如此。从制定规则引领市场需求,到从消费市场汲取反馈,顺应潮流创造产品,这是新CC家族经过十年市场沉淀后最大的变化。
2020年是一汽大众CC在中国经历的第十年。如果你想继续以“最漂亮的大众”的惊艳来带动消费者的热情,强大的大众不妨推出一款打破常规的新车来获得更多关注。所以一汽大众在这个新CC家族中的努力,不能简单的通过升级或者修改设计来概括,必须自己去体会,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
相比刚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CC,新CC可能因为价值问题,很难找到直接询价的冲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CC家族放弃了对美的追求。全车标志性的无框车门和个性化的R-Line套件,都保持了两厢车型独特的审美造诣;狩猎版也有更优雅的风格和详细的材料。毫无疑问,CC仍然是人们看到后会产生共鸣的产品。
但众所周知,中国市场的coupe车型和旅行车都是无可匹敌的标准“小众产品”。因此,在新CC家族中,一汽大众需要如何打破这两款车的禁锢就成了关键。经过两天的深度接触,我认为“精准”和“实用”是一汽大众新CC带来的最重要的转型信号。
在两厢车型上,座椅头枕的R-Line刺绣和黄色滚边缝线、正面下方新设计的格栅和19英寸车轮都增强了整车的运动氛围。
在狩猎版上,这个属性的提升更倾向于奢华和舒适。直通式日间行车灯、采用绗缝工艺和菱形格子的维也纳穿孔真皮座椅、真正的铝和实木内饰材料多级中控台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精致性;清洁空气3.0、后排优化的降噪技术、30色环绕内部环境灯设计和哈曼/卡尔登音响系统为车内提供了更舒适的骑行环境。
由于狩猎车的特殊车身形式,新的CC狩猎车不仅确保了司机和乘客的足够空间,而且提供了一个超大的行李箱,后部敞开且平坦。在后排座椅折叠的情况下,可以创造高达1320L的行李箱空间。为了更好的展示空间感的提升,狩猎版还配备了981*851mm的全景天窗。
设计上的差异为不同感性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且在实际的日常驾驶需求中。新的CC系列将“智能和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安全融入到其产品中。
自从全新的数字高尔夫出现以来,大众品牌向智能化方向的推广迅速扩大。虽然新CC的内部在中期变更期间布局没有太大变化,但仍然是“大众脸”。但是,以智商。驱动、车联网“专家”等诸多新技术配置成为新CC家族的标配,相信大规模内饰设计全面创新的时代不会太远。
10.3英寸的主动信息显示全液晶仪表和全新的中控多媒体大屏幕大大增强了中控的科技感,新的CC系列在显示功能的丰富性和可玩性方面取得了质的进步。比如识别性好的声控系统,有“组队”功能的导航系统,在之前的大众车型上是很难看到的。
在驱动控制部分,这款新CC系列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第二代DCC动态底盘系统。在“第三代EA888 7DCT湿式双离合器”经典动力总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新底盘系统提供了“舒适性、标配性、运动性、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使得新CC系列具有明显的差异化驾驶体验。
值得称道的是,新CC系列保持了德国驾驶的一般感,即使是无框车门,也能有效控制车辆的整体NVH。不过在新CC里,它的动态反应会让你有点不舒服。为了让车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两款车的油门都调整到很线性,尤其是D挡的深油门,你还是能清晰的感受到车辆提速的犹豫。
在小众车层面,尤其是旅行车市场,大众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广。从最早的桑葚之旅,到在蔚领和卫兰的尝试,再到奥迪和斯柯达品牌使用A4/A6 all load和明锐带来的传统德国瓦罐体验,大众一直在努力让这个全新的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但基于非主流旅行或coupe的概念,国内消费者从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产品就把它们纳入了小众范畴。
因此,对于新的CC家族,一汽大众正试图通过结合其实用性和更精确的定位来打造一个更能被消费者接受的设定。就像全新的思域在推广其运动性之前,需要被消费者接受为家用紧凑型汽车。在两厢和猎装的背后,新CC家族也在向实用的中型车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