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Sylphy、朗逸等六款紧凑型合资车销量稳定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如果预算在10万以上,你不知道买什么车,多个人参与决策,买主流合资品牌销量最高的紧凑型车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

中国的私家车消费市场已经从合资小型车崛起。这不仅造就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最大的稳定细分群体,也长期固化了合资家用车的市场格局。无论是汽车造型风格、技术迭代、畅销车型,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即使电驱、智能联网、自动驾驶的浪潮汹涌澎湃,主流合资家用车市场总像是一个天堂,高壁垒阻隔了一切新事物的冲击。

但这个占中国汽车市场1/5以上,每年贡献400-500万辆新车的细分市场真的稳定吗?国内主流家用车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有变化吗?

今天《童济仁汽车评论》就来说说这个大概是国内汽车市场最“无聊”的细分市场。

个性化的人开始逃离

如果梳理一下近三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各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变化,不难发现三个趋势:

1.紧凑型车一直是国内乘用车最大的细分市场,直到2020年才占到约31%的份额,但从2020年1月到10月出现大幅下滑。

2.从2017年到2020年,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型轿车和中型轿车四种紧凑型轿车的潜在市场份额将继续增加。

3.价格接近紧凑型车的小型SUV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

如果按照中国汽车市场爆炸式增长的上述周期计算,最近三年应该是那一批用户开始新一轮购买和购买的时候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紧凑型SUV、中型车等中高档车的市场份额大幅增加。

但在紧凑型车市场整体萎缩的背后,销量进一步集中在头部车型上。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以汽车市场为边界,合资紧凑型车的市场份额从2017-2020年的50.5%下降到44.4%,但前十款的市场份额从27.5%上升到33.0%,占合资紧凑型车总销量的74%。此外,7款车型跑赢市场。所以,情况就变得很明朗了。处于合资小型车市场中后期的车型正在加速淘汰。已经固化的合资家用车市场,经历了消费者的代际变迁,变得更加“顽固”。

这个市场剩下的,依然是需要全方位考虑的稳健保守的消费者。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已经开始逃离。

人头市场的“暗流”十年来没有改变

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有六款车型出现在合资紧凑型车前十名。如果不算入门级的桑塔纳,加上承担捷达部分销售和功能的宝来,把Ralink和卡罗拉视为孪生车型,那么主流合资车消费者备选名单中肯定会有六款车型:Sylphy、朗逸、卡罗拉/雷凌、宝来、速腾、英朗。

这六款车型在国内市场打拼了十几年,占有量巨大,市场口碑稳定,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所以很多年来,这些车型几乎不需要额外投入,只维持一般的营销投入,这是合资车企设定销售目标最基本的参考。而且,如果这些模型中的任何一个有市场波动,其他模型都会立即分享流出量。

销量越好越容易形成市场惯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慢。朗逸和宝来两代之间的间隔长达10年,而Sylphy一直在同一个屋檐下销售两代车型。即使是全球车型,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也大多落后于海外市场。而且新技术的应用在这个细分市场并不活跃。

做一个没有短板的木桶,似乎是合资紧凑型车市场畅销的必要条件之一。正是因为需要调和成本、空间、造型等因素,最终展示出来的产品往往像白开水一样乏味。然而,这种情况显然与消费升级、技术变革和需求多样化的浪潮不相容。近年来,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个“无聊”的市场中找到几个亮点。

首先是思域,从2018年开始进入合资紧凑型车销量前十。论价格,思域不便宜;在造型上,思域是同类中最具运动感的一类。在做工质量上,思域甚至排在主流的中下游。

但思域在同级别的话题上是无人能及的,也是唯一一款在平淡的主流合资紧凑型车市场上能卖得好的跑车。思域的流行有其不可复制的偶然性,但也使得主流合资家用车从共性中寻找个性,从个性中寻求共性成为重要突破。

二是本土品牌的影响。不考虑性价比高卖的车型,能进入主流合资车价格区间卖的好的车型有三款,包括刚刚上市的——柯灵03、MG 6、星锐。

柯灵03和MG 6类似于思域,走的是个人运动路线,利用动力、操控性和智能的产品价值,在合资品牌的强势价位段抢占份额。而兴瑞则是通过思考维度提升来对抗维度缩减。星锐以紧凑型车的名义,取中型车的现实,对抗主流合资轿车。

无论走哪条路线,都说明本土品牌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巨大的市场,也看到了合资品牌在这个市场的缓慢步伐。此时,个性化的模式可以吸引那些逃离的用户返回,而越级模式是直接分流稳定用户的基础。

合资轿车市场扎实,仅凭一两款真的很难撼动。然而,正是每一种试图重构消费认知的模式都在不断进行市场教育,从而使这个市场有前进的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合资紧凑型车市场的“暗流”越多越好。

谁能打破六辆合资汽车的垄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预算十几万,选择稳定,性格保守的消费者永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即使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多,基本盘也一直存在。这就决定了只要没有造成口碑崩的大质量问题,六款热卖的合资车的大小都是有保障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气化的浪潮从来没有侵入这个燃料汽车数量最多的细分市场。

作为大多数合资品牌的销售基地,紧凑型车市场是不允许出任何差错的。所以合资家用车的市场结构在电动车完全取代燃油车之前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换句话说,紧凑型车市场将是电动汽车向燃油汽车渗透的最后一步。所有合资品牌都希望自己热销的家用车能坚持到内燃机时代结束,然后顺利过渡到电动时代。

所以能打破这六款合资车在细分市场上垄断的,绝对不是产品力很强的燃油车。就像特斯拉Model 3在降价到25万元后成功打破了中型车的格局一样,只有在15万元以内的价格段出现另一辆“特斯拉”,才能分流现有合资轿车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增量,从而彻底改变车型,细分市场格局。

这个角色的替代者可能是传闻中的特斯拉Model 2,可能是一个在电气化和智能方面有着深厚技术的本土品牌,但不太可能是造车的其他新生力量。但受制于目前三大动力系统的成本,无论是谁想要征服合资家用车市场,都比中型车市场困难得多。

在结尾写道

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才是今日联合文图的真实写照

每一款热销车型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口碑,设置高竞争壁垒,阻止任何可能影响订单的因素进入。相反,每一个虎视眈眈墙外400多万新车份额的品牌,也在努力挖掘基本消费者的非显性需求,在一点一点地撼动壁垒。

说到底,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同价位电动车,才能对合资家用车市场结构的改变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