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会发现一个现象。国外有很多“老爷车”,经常在20年甚至30年的老爷车里看到。他们有时代感。在国外,这些老爷车总能在路上行驶,而在中国,我们很少看到“老爷车”。即使我们看到他们,他们大多数都躺在路边,积着厚厚的一层灰尘。
为什么“老爷车”在中国路上很少见到?是因为国产车质量差,寿命短吗?实际上,中国几乎99%的汽车不是因为达到设计寿命而报废的,大部分是因为政策而不得不报废的。如果用人来比喻,这些车只能算中年车,不能算老爷车。
目前无论是日系、德系、美系、法系还是国产车,因为造车技术的不断成熟,现在的车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业产品了,除了一些冷门的品牌,大部分都能达到10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老老实实的进行20年、30年的定期检查保养也很容易。美国丰田苔原车主VictorSheppard甚至把车开了100万英里,也就是160万公里,保养了117次,没有出现重大故障。所以汽车根本不是坏的,而是因为各种政策法规而“坏”的。
在中国,家用车的“寿命”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
1.法律规定的使用寿命和里程限制。从2013年5月1日起,中国开始根据新规淘汰旧车并报废,其中取消了私家车的报废年限,最高里程为60万公里。也就是说,你的车只要开到60万公里,不管有没有故障都会报废。
2.机动车年检。机动车年检的意义就在于此。因为年检不合格的车辆不能上路,车主只能选择报废车辆。
3.排放政策:目前我国实行国家六B排放标准,近几年排放标准变化越来越快,部分地区已经禁止国家三款,相当于报废。
相比之下,美国等地区没有强制退休政策,年检宽松很多。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年检文化,甚至很多州都不需要年检。只要你的车没有重大故障,你就可以继续上路行驶,不管20年还是30年有多少英里。
不过,我们也看到国内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例如取消了按年限强制报废,将6年以上10年以下的非营运小巴(客货车除外)检验周期由每年一次放宽至两年一次。现在私家车10年只需要上线检查两次,分别是第六年和第八年。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心爱的车就能陪伴我们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