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崛起给合资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技术配置方面。可以说自主品牌引领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其实感受到压力的不仅仅是合资车,感受到压力更大的还有汽车的售后市场。
汽车售后市场曾经是一块大蛋糕,每年都在以稳定的速度增长。2013年市场份额达到6000亿元,年销售额达到一万亿元以上。但是,恐怕在售后会越来越难。
说到汽车后市场,几年前我们真的不得不说。
几年前我买了第一辆车,我清楚的记得我拿起车的时候看到老车主回店里装胎压监测导航。我羡慕得流着口水,暗暗发誓要好好赚钱,想办法把能装的配件都装上。当时最流行的后置三套:胎压监测、导航、倒车影像。
后来我如愿以偿,把这些配置都加到我的车上,花了我一万块钱,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每增加一个配置,要么提高安全性,要么增加司机的便利性。当时基本没有驾驶经验,总听到售后报告说高速爆胎生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胎压监测不是针对汽车的,而是针对车主的。
没办法,谁让我珍惜生命呢!
之后一半导航和倒车图像被蛊惑,另一半真的觉得很方便。
原自有品牌,技术配置不全。看到一些合资品牌和进口车型的高度匹配,让我们自有品牌的车主羡慕不已。为了感受豪车配置带来的便利,自然愿意花点小钱。
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售后市场与国内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经历了几年的井喷期。然而,随着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汽车的性价比,增加竞争重量,已经成为许多汽车品牌生死攸关的问题。
老实说,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变速箱技术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但技术配置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改进的。一套胎压监测设备的成本也就几十元。如果厂家统一采购,价格会更低。就算是导航大屏幕,汽车公司的购买成本也是你想象不到的价格。
这样就找到了自主品牌的突破口。胎压监测已经成为目前车型的必备标准,导航系统也像手机一样智能化。倒车影像已经发展到360全景,有LED大灯,无钥匙进入,平视显示等。这在10万以下的车型中并不少见。
由于车辆已经原厂安装,不需要后装市场,不仅市场规模逐渐缩小,而且单个产品的利润也越来越低。
汽车后装市场将面临以往所有行动的困难。密集和智能肯定会取代那些拼凑的配置。目前实力雄厚的后市场厂商纷纷转型,开始与汽车OEM合作成为汽车品牌的供应商,而剩下的没有竞争力的厂商则在后市场苦苦挣扎。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恰恰是消费者乐于看到的,说明汽车售后市场已经没有翻身的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