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每一种明码标价的商品都有其优缺点,几十万美元的豪车也不例外。
在国内豪车领域,BBA(奔驰、宝马、奥迪)是无可争议的头牌,年销量近50万辆足以碾压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二线阵营。
但是,其实要说BBA质量稳定,口碑好,断轴、烧油、选材的案例时有发生;要说豪华感更强,以美国豪华为主的凯迪拉克是第一个表达不满的。
那么两个阵营的差距在哪里呢?其实无非三点:
在二线阵营,时代造就差距,BBA先入为主,有凯迪拉克、林肯等众多百年老字号品牌,与奔驰、宝马、奥迪同时诞生。这些品牌在品牌细节上完全在一条起跑线上。
但对于国内用户来说,除了普通大众,90年代左右进入中国市场的宝马和奥迪是最感性的。
不用说,每一个在这里学习过历史和物理的朋友都听过卡尔.本茨的名字。所以北京奔驰虽然创立较晚,但并不影响其品牌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二线阵营要么进入中国时间短,要么退出中国后卷土重来。整体而言,前期没有认真管理国内市场,忽视了国内市场的潜力。所以在品牌影响力上,二线品牌输的多了一点。
产品领域差距,一方丰富,一方狭窄
此外,在产品线上,BBA的阵容豪华而丰富。
不仅常规汽车和SUV涵盖了从小型车到大型车的广泛范围,而且它们还涉及MPV、跑车、旅行车甚至摩托车。
但面对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市场,多一个选择就相当于多一个用户,某种意义上,车辆丰富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很多原因,二线豪华品牌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轿车和SUV上,车型不多。以今年火热的凯迪拉克为例,目前只有6款轿车和SUV在售,与BBA等20款轿车完全不同,缺乏竞争力是合理的。
产品本身层面,质量是关键,售价是辅助
最后一个原因来自于产品本身。
事实上,BBA的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还很不完善。比如奥迪烧机油,奔驰刹车异响经常被吐槽。
但从整体来看,BBA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对突出,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产品缺陷。
但是二线奢侈品品牌不是很稳定。比如沃尔沃的大型发动机及其冷却回路的问题,给国内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朋友会说:雷克萨斯质量不错,但是饥饿营销和提价取车的策略伤了太多消费者的心。
买个几十万的车就看你脸色了。不是有问题吗?
结束语:
毕竟市场在变。虽然二线阵营离BBA还很远,但只要专注于产品和国内市场,也不是不可能超越。尤其是愿意出去尝试新事物的年轻人成为主要购车者后,二线奢侈品品牌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也许BBA会变成BBBA或BB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