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对话SAIC智能驾驶技术大咖:5G车离我们有多远

太平洋汽车网[新车频道“智能驾驶”成为目前汽车行业的热门关键词。简单来说,我们目前能接触到的智能车产品,通常都是自行车智能,依靠自己的感知和感应,实现智能驾驶。当然还有另外一条技术路线:网络化协同智能驾驶。也就是说,我们说的是5G技术,V2X,车车智能驾驶,车路合作。带着许多疑问,我开始与SAIC智能驾驶中心的工程师们对话。

邹清泉,SAIC智能驾驶中心高级经理,5GAA联盟轮值主席

王晓亮,负责SAIC智能驾驶中心5G-V2X功能的高级工程师

SAIC智能驾驶中心车路协同功能总工程师梁敏

r车获得行业首个“完全双证书”

5G技术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黑技术。r汽车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初获得了SRRC车辆标准等级5G/C-V2X终端产品认证和5G终端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是行业内第一个完成双证书的品牌。当然这两个证书很重要。车企拿到手,才有5G技术商业化的必要资质。那么这两个证书是什么意思呢?SAIC 5G技术发展如何?

王晓亮:在公司,我负责跟进这两个证书的获取。这两个证书授予车载无线终端,称为IBox。这个无线终端设备是实现5G和V2X通信的核心部件,是车载通信的大脑。由SAIC结合各种内部资源独立开发。实时方面,SAIC的5G技术研发始于6年前,并于2014年开始对相关的5G和V2X技术进行前期研究。三年前和2018年,它开始登陆自己的产品。今天,5G无线终端产品终于全部达到行业通信认证的要求,达到车辆监管级别的要求,5G车辆终于可以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先说这两个证书,一个是车型认可证书,一个是网络接入许可证书。这两项正式的中国无线电发射产品常规认证,是5G车销售的基本前提。首先,无线频谱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无线电设备的认证就是从源头上减少无线电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因此,一款无线终端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无线终端对频谱资源的要求,需要国家强制认可。型号批准,也称为SRRC认证,主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设定,用于规划和评估频谱资源。型号认可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工作频率、功率等频谱参数,更多的是对产品的边界和性能进行评估。我们的5G无线终端获得的证书覆盖了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5G频段和V2X频段,当然常规的4G/3G/2G频段也包括在内,这意味着我们的5G车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下使用,这是我们的特色之一。

第二个证书是网络接入许可证,工信部规定所有用于接入公共电信网的无线终端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必须取得许可证。网络接入许可认证的内容包括:协议一致性、射频、电磁兼容等。网络接入需求也是产品上市的必要条件。目前R汽车是业内第一家同时获得两个证书的企业。获得这两个证书,说明我们在国家法律法规领域有法律地位。

需要补充的是,一个产品获得这两个证书远远不够,5G终端还需要一系列的整车级验证。车辆法规水平验证在我们企业是认证的,一般包括开发阶段测试验证和产品阶段验证测试。业内的名字是DV测试和PV测试。目前,我们的无线终端已经通过了这两个阶段的测试,这意味着我们的5G汽车可以在极寒极热等恶劣环境下长期正常使用。用一些数字来说明,我们要求在低温-40到高温8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交替循环的耐久实验,持续1000小时以上不中断,实时监控性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高温循环实验在85的高温下持续1500小时,所以实时监控性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可见我们的实验环境有多恶劣,用户根本不会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汽车。但是作为开发者,一定要保证用户体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打折扣。更有甚者,不得不告诉大家,目前我们的5G车已经在上海各区的实际5G网络环境中进行了测试,性能非常不错。后面我们还会在其他城市进行实际的公网测试。

因此,现阶段,我们的漫威R 5G汽车产品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验证。我们不仅获得了与出生证和身份证类似的型式认证证书和入网许可证,还通过了SAIC高标准车辆法规水平的验证。只有这样,我们的5G汽车才能安全地交给客户,这充分展示了SAIC 5G汽车的真正实力。

什么是真正的5G科技车?

汽车监管水平与消费者数字化水平相比难度如何?R车定义漫威R是真正的5G车,是怎么定义的?

邹清泉:谈真正的5G车,更多的是强调自己,不涉及其他厂商。前面说了,我们现在是唯一一个有双证书的5G机型,我们的机型可以买卖。当然,我们也

很乐意看到生态圈里更活跃一点,有更多的厂商参与进来,形成良性互动,形成规模化的应用场景。

讲到终端,在国内做第一个确实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后面再复制,真的很难吗?不一定,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很快跟上。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启动了预研工作,当时标准还没有出来,前途也很不明朗,当时我们就开始跟华为和移动这样的ICT头部企业一起开展技术探讨,基于技术原型系统做测试验证,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正式的量产项目是在2018年启动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坑,我们跟产业链合作伙伴都一起淌过了,这些都会形成行业里、产业链里的经验,对大家之后做研发都是有帮助的,也相信之后大家会越来越多地推出这种东西。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碰到一个困难,5G安全芯片的产品空白。数据安全对于5G互联网汽车而言非常重要。在4G车联网时代,主要是跟云平台之间的安全问题,不会跟其他车、其他物连接,只要保证一层界面的安全,有一把钥匙就可以了。现在5G时代是万物互联,跟所有车互联,大家怎么互信?我们当时评估下来每一秒钟要发生3000次以上的验签认证,当时市面上能买到的最高能力的加密芯片也是有几百次,是实际需求的10分之1。当时我们全国各地跑,找国内做安全的公司、做芯片的公司谈,没有厂家有能力提供这样的芯片。芯片研发是非常贵的,一投入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在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大家又不愿意投入。后面通过不断的沟通、解释、讲故事,最终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选择相信我们,愿意一试。现在他们也成为了行业领头羊,他们也是非常感激我们。

车规的标准比消费级的要高,对使用环境和工作温度范围有更高的要求,对于产品的测试线和良品率也有更高的要求。

5G汽车何时来到我们身边?

邹清全:量产方面,MARVEL R是上汽第一款量产的5G车型。功能上,我们先推出大带宽范畴的视频类功能和低延时范畴的17个V2X功能。我们支持整车FOTA,后续会不断有新的功能陆续推出。

我们是架构先行、硬件预留、敏捷开发、迭代升级的工作思路。我们更愿意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来推出相应的功能,采用C2B的思路,跟用户来共同定义5G汽车。所以,我们也没有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关键在于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除了上汽R汽车,其他品牌也在做V2X的技术,在V2V场景下R汽车通过什么形式和友商汽车进行V2V联络?

目前V2X的技术已经标准化,底层是3GPP的全球标准,中间层是国家标准,应用层是百花齐放。比如两个车之间,位置、加速度、油门踏板深度、制动状态、方向盘转角等,都是在国标里定义的。只不过具体怎么用这些数据,包装成什么样的功能,是各家自己来做,会有差异化的地方。目前这样的三层架构,保证大家都能联通,而在应用层面大家也有自己的发挥空间。

5G汽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带来更多的想象是关于V2X,但V2X又过于依赖基建。很多消费者比较现实,主要在乎购买5G的车,能享受到什么功能。现阶段5G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利益点?

邹清全:5G是讲三大应用场景,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其中大带宽当前就可以享受得到。我们认为高清视频类应用和AR/VR是后续5G时代汽车里面比较重要的领域,包括在车上实时在线观看高清8K视频、多人视频交互、语音通话、聊天、办公,这些场景现在就可以用得到5G。

在MARVEL R上已经实现了低时延5G V2X技术相关的功能,目前有17个V2V、V2I场景应用。不过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车有了,路端还没有,其他车不一定有。但我相信路端的设施会迅速跟上,车辆装配率也会逐年提升。

5GAA联盟的作用是什么?

5GAA联盟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它是在2016年9月份,由奥迪、宝马和戴姆勒三家汽车厂商以及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和高通五家电信通讯公司联合发起。在2017年1月份,上汽集团作为第一批会员加入到5GAA联盟。5GAA联盟有一个会员制度,分为白金会员、黄金会员、普通会员三阶会员制度,第一批加入联盟的12家企业作为联盟的白金会员,白金会员单位可以获得董事会席位,派驻董事负责5GAA联盟的日常治理,每个季度5GAA会举行董事会。目前5GAA联盟一共有130多个成员,上汽是亚洲地区唯一一家白金会员的整车企业。

当时为什么发起成立这样的联盟?在之前,我们就和华为、移动、高通、英特尔在探讨5G技术在汽车上的一些应用场景。实际在5G之前的3G、4G时代,当时国际上有个3GPP的通信标准化联盟,里面主要定义最新的通信标准,像采用什么制式、多少频率、什么编解码方式等,主要还是偏通信。4G时代主要是考虑为移动通信的场景做服务,为手机开发网络通信技术。进入5G时代,大家就开始思考,5G技术所面向的场景在哪里,能做什么样的事情?后面大家探讨下来,认为5G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汽车是5G最大的应用场景。那么,整车厂的需求是什么?在3GPP标准化组织里是几乎没有汽车行业的声音的,也没有相关的专家,里面主要是通信企业去PK标准。当时成立5GAA联盟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汽车行业和通信行业的桥梁,让大家一起来定义5G技术,定义5G技术怎么样服务于汽车,服务于交通运输系统。

其次,上汽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也是代表了中国的声音。现在5GAA有130家的企业,有四分之一以上是中国企业,我们起到了桥梁作用,也壮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面临技术路线的选择时,我们会积极推荐中国方案。当初,在确定V2X路线时,在国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最早是美国提出来的一个基于802.11协议体系的DSRC标准,但我们发现在这个标准里,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中国企业的参与度不够。相反,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在5G时代掌握了相当大的话语权。所以,当初上汽是国内第一家明确表态支持C-V2X技术的整车企业,这样有了本土的合作伙伴,我们就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可以极大地推动技术落地。美国原来V2X走的是DSRC的路线,一直坚持了十几年,5GAA跟美国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FCC)保持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游说他们接受C-V2X技术解决方案,在去年10月份美国最终接受了5GAA联盟建议,加入了C-V2X阵营。这等于是在中国先行的解决方案成为了全球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在国内做大甚至走出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R汽车能够成为第一款拿到双证书,成为全球首款同时支持5G和V2X的车型。我们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