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国内汽车消费者的两极分化似乎已经开始形成,许多以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已经被挤出,但豪华品牌、自主高端品牌和车型的销售越来越光明。比如一线豪华品牌奥迪、奔驰、宝马的销量,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红旗、威来的销量都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在2020年相对困难的市场环境下,豪车品牌或销量的持续增长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国内汽车消费似乎有一种“被迫”升级的感觉,那么真实情况如何?
首先,先从国内三大奢侈品品牌说起。2020年,奔驰品牌在中国的销量超过77万辆,同比增长11.7%;宝马品牌(含MINI品牌)年销量77.74万辆,同比增长7.4%;奥迪年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5.4%。事实上,当三个奢侈品牌的销量超过70万辆时,整体增长率实际上是非常光明的。说到市场份额,我们不谈国内市场份额,这三家肯定是全面领先。全球市场份额方面,2020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的35.8%,宝马占33.4%;保时捷是32.7%,但中国已经是这些奢侈品牌最依赖的单一市场之一。
总的来说,2020年对中国很多人来说都是艰难的,具体原因很好理解。2020年初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期延续,让很多消费者失去了买车的能力。但去年国产乘用车年销量下滑并不是很严重,第三、四季度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和回升,很多优势车企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但是,还是之前的问题。自主品牌纷纷倒闭,奢侈品牌持续增长。是否意味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了?
事实上,虽然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也可能误导我们的判断。我们看到很多自主品牌都倒闭了,似乎低端车已经冷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今年的环境下,公共卫生事件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可能最大。我们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一点。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买车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和持续,很多低收入人群都减少了收入甚至失业,所以为了养家糊口,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自主品牌缺乏竞争力,在困难时期,很多问题比较集中,只能被逼出来。
对于中高收入者,也就是奢侈品牌的潜在消费者来说,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收入减少或者失业的可能性更小,或者说影响更小。因此,本质上,这些潜在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牌的热情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要行动自由,他们可能还是会购买奢侈品牌的车型。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整体变化,奢侈品品牌也在市场策略上做了调整。在国内豪华车市场,最大的调整是豪华车品牌产品降价幅度的加大。除了雷克萨斯、威来等少数品牌外,国内其他奢侈品牌都伴随着相对较大的优惠幅度,导致奢侈品牌车型的购买门槛进一步降低,因此购买这些奢侈品牌车型的消费者数量也有所增加。
事实上,自主品牌的崩溃和奢侈品牌销量的不断增加并不意味着国内汽车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能说中低收入消费者对玉峰(参数图)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外部因素对其购车决策和购车能力的影响较大。奢侈品牌车型的潜在拥有者收入更稳定,抗风险能力更强。再加上豪华品牌降价幅度加大,豪车销量自然会上去。但这和国内汽车消费整体升级关系不大。不要误以为中国人不需要低端自主品牌。看看最高价只有3.88万的五菱洪光MINI EV,11月和12月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3万辆。还有很多消费者连自己品牌的低端车都买不起!






